糖与生活——
有人说生活已经够苦了,我们要给它加点糖。
于是,这一勺一勺的糖带给了我们快乐,快乐让我们不想停下,越不想停我们就越发不断的加糖……
人类对甜食对糖的喜爱随处可见,而孩子们对于甜食对于糖份更是毫无抵抗能力;也许,你也跟我一样,在下班的路上经过蛋糕或奶茶店,想到孩子喜欢会忍不住进去为她买一个精致漂亮的奶油蛋糕或者一杯口感丰富的奶茶;哄孩子的时候,我们也习惯性的说“来,给你一颗棒棒糖……”而孩子们开开心心的接过蛋糕接过奶茶接过棒棒糖,大口吃着,他们展露着天真满足的笑脸,我们也欣慰愉快的笑了!
是的,人类对于糖的迷恋由来已久,但糖到底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甜蜜的负担是危言耸听还是事实真相?如果是事实,那到底有多严重?现状到底怎样呢?
2009年5月26日,罗伯特·勒斯蒂格做了一场名为“糖:苦涩的真相”的讲演,告知大众——糖是杀害人类的恶魔!而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指出, 在2012年,全球5600万人死亡,其中死于糖尿病的有150万人之多。
看到这段文字,不知道您会有何感想?
糖正以凶恶之势走入人类历史,事实就是如此的严峻。
糖用温柔的姿态甜蜜的吸引让我们为之着迷,与之亲近;而孩子们对背后的一切并无所知;此时此刻,《甜蜜的负担》的出品,有着基于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管是家长还是小朋友都十分有必要读一读这本书。
糖与身体——
第一次与《甜蜜的负担》相遇是在今年绘本剧的舞台;夸张的食物道具,可爱的糖小姐、兴奋的多巴胺先生、带着安全帽的胰岛素工程师等等令人印象深刻;全方位立体浸入式阅读的绘本剧让在座的大小朋友涨了不少知识呢。当书本拿到手时,有种特别的亲切感。
书本从吃饭开始,引入“身体工厂“的概念和场景,形象又易懂;李迪老师在书本里把”糖分的转换“ 及其对我们身体的影响说得特别的清楚;书本中一前一后共有两个大的竖跨页,将身体工厂的构造、工作流程、内部消化的过程和原理用了一个大长图来表示,清晰了然;并在每个关键环节都配有文字补充说明;前一个长图让读者了解糖分的摄入转换、糖与胰岛素之间进行平衡和吸收转化为对身体有用的部分等原理,后一副长图对过度摄取糖份对身体工厂所造成的恶劣影响进行了非常形象的表达;小小读者也能轻松对比出前后两图的不同,加深了读者对“甜蜜的负担”的认知和理解。
人们常说“知行合一”;知道了方才可能行动,观念和认知是驱动人们行动的源动力;当我们不知道现象背后的原理时,很难在意识上有明确的提升,做到行动的统一更是难上加难。我觉得,“减糖”如果想在孩子们的行动上真正得到执行,让孩子们真正在意识上在理念上明白是极其重要的一环;适当的糖分是我们身体能消化和吸收的,过量的糖则对我们会造成非常大的负担,而这些负担所让我们面临的后果就是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这些在本书中都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泼生动的方式进行了表达;本书中各身体部位没有采取科普的方式,而是采用拟人化的方式表达,让孩子们更能调动想像,拉近距离和亲近感,进而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另外,本书直接点出导致儿童摄入过多添加糖的原因:可乐,奶茶,果汁,乳酸菌饮料、乳饮料等就是元凶;给易混淆以上名词(特别是乳酸菌饮料、乳饮料等有着迷惑性)的广大读者朋友明确的提醒。
少点糖多点健康——
在书本最后贴心的设置了“工程师小讲堂””工具箱”“互动游戏”;孩子们在读了本书之后,明白了甜蜜会有风险会有负担,那具体落实在日常行动中如何做呢?小讲堂给了十个知识点,表述简单明了,执行度高;而“工具箱”中列出的三招足以让我们应对日常实施减糖优选;“互动游戏” 由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分辨更要行动起来,“减糖我最强”从列举的各项行动就可以开启日常减糖行动啦。
少点糖多点健康,大家一起来读《甜蜜的负担》一起减糖吧!
或许,这本书可以将同名绘本剧的资源以二维码的方式呈现在条型码左边;引导读者看完书本后再看同名绘本剧,书本的趣味性加上绘本剧的演绎,一定能让读者更深刻感受到身体工厂的运作过程和甜蜜负担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