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华杉讲透】:“克己复礼这么厉害?只需要一天,就全天下都归于仁了?不是这样理解的。这句话是说,仁在我心中,我如果能做到克己复礼,则天下尽归我仁心之中。我心中有仁,则满天下都是仁;我心中有爱,则全世界充满爱。就像王阳明说的,走到大街上,看见满大街走的都是圣人,是因为你有一颗圣人的仁心。”
《华杉讲透论语》:“钱穆说,人心之仁,温然爱人,恪然敬人。礼则主于恭敬辞让。心存恭敬,就不会伤害他人。那天下之大,无不尽归于我心之仁也。”
今天这个道理在生活中非常难践行,特别是在他人侵犯自己利益的时候,利益不仅是在财务方面,在情绪、态度、做人做事的方式上,总之只要带着鸡蛋里挑骨头的心,总能找出看不顺眼的地方。
这给我两点启发,首先,当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刺痛到我,我感到很扎眼,觉得这个人越看越不顺眼的时候,我要反思的是:我为什么对这一点如此地在意,以至于一直揪着不放,而且不断地在放大。甚至这一点被放大到盖住了这个人以及这个人身上的其他优点。
关于这个情况,我有两点反思,首要的是,在刺痛的那个瞬间,要进行课题分离,也就是要看见,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只是他人模式下的本能反应,与自己是谁无关,换一个人,对方依旧是这样的反应。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反应并不约等于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只能反应出他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其次,真正刺痛我的是什么?是他人的这个反应自己也有,并且是自己不能接纳自己的部分,还是他伤及了我的利益,我的本能反应跳了出来。在过往的经历中,我体会到,其实两者都有。
真正良性的反应是,看见对方的模式,理解他,不受其影响,专注自己。这真的很难一步做到,是一个逐渐调整的过程。
另一方面的启发是,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从看不顺眼、看不惯的地方转移到看得顺眼的地方。通俗地说,就是多想想对方的好,对方的优点。人与人随着相处的时间越长、越深入,优点变得「无形」,缺点变得越发地扎眼。
我觉得这句话的重心还是儒家『反求诸己』的思想,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重要的不是盯着他人身上的缺点,用各种方式用力地「改变」他人,而是关注自己、管好自己、率先垂范,先改变自己,至于能不能影响到他人,这得看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