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一个晚上,她因为有跨洋电话会议,加班到晚上近11点,实在累了,于是收起电脑准备睡觉。儿子当时正从自己房间出来,到餐桌边开始做数学。看到妈妈准备离开,一脸失望,说是原想让妈妈陪陪他,帮他检查一下答案的。她最近很少收到这样的要求,一下子受宠若惊地答应了。无奈也是积累了几天的疲乏,真是累得不行,哈欠连天。于是跟儿子告罪,说是实在想去睡觉了。儿子懂事的点点头,说妈妈去睡吧。但又要求妈妈第二天早上帮他检查一下数学功课的答案。
她不知道儿子那天晚上是几点上床的,反正她自己是一夜酣睡无梦,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居然醒了,估计是因为答应了给儿子看数学功课的心理暗示因素。十几道数学题看下来,发现儿子对概念理解没有问题,只是有两三道题有计算错误,于是在另一张纸上自己做了一遍。早餐桌上,她告诉了儿子检查结果,儿子立刻停下早饭,开始验证自己到底是不是错了,然后又去验证妈妈的做法是否正确,在自己确定之后,他才订正了那需要修订的题目。那天结果吃早饭的时间已经没有了,孩子的爸爸把早餐装进一个纸袋,儿子匆匆抓着早餐袋赶校车去了。
儿子走后,她很高兴也很感慨儿子的做法,儿子虽然信任妈妈的数学能力,但不盲从妈妈的检查结果和提议,非得自己确认之后才遵行改正。这是一种成熟了的动脑筋的习惯。这和他们学校老师一贯倡导的以质疑的方式去学习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她和先生都很高兴儿子有这种质疑一切的态度。那天早上他们俩约定,对儿子今后的任何反叛行为都要宽容和谅解,对一个孩子,如果要鼓励他质疑一切,怎么能要求他不反叛呢。
儿子在不断成长,他们做家长的也在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