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兴主街两侧都有溪水缓缓流淌,隔一小段就筑有截流水坝,流水至此跳跃翻腾,越坝而下,平添不少生气。溪上前前后后横卧着五座风格统一、大小不同的花桥,又称风雨桥,一式长廊阁宇、飞檐亭盖,柱、枋、檐板,均绘塑彩画,桥廊两侧设有长凳,供人歇息、凭眺。桥身全用杉木横穿直套,孔眼相接,结构精密,别具一格。侗家人在花桥上欢唱歌舞、吹笙弹琴和娱乐迎宾,年轻人在此幽会和对歌,因此花桥都建在寨头村尾最富“灵性”的溪河畔。
肇兴有个说法,"五楼五桥五戏台",即一个侗寨居住几个房族,就建几座鼓楼和相应的花桥、戏台。五座鼓楼附近还有井亭,为本团居民供应水源,可用瓢取水饮用。肇兴的吊脚楼、禾仓、禾晾、碾房、榨房、井亭、鱼塘布局合理、井然有序,这种完好的原生态的侗族传统村落布局,展示着侗乡原生态的田园生活,那份神秘、古朴、厚重、自然和宁静让我们深深向往。
天色渐暗,整座古镇却灯火璀璨,透亮起来。夜晚的侗寨喧嚣而繁华,街上突然有了许多行人,主街两旁也多了很多地摊,卖小吃、工艺品、土特产的,应有尽有。吊脚楼高高的屋檐下,串串红灯笼眨着眼轻轻摇曳。民宿的灯光晕黄柔和,让人心生温暖和亲近。酒吧歌吧则彩灯变换,流光溢彩,迷离醉人。这时的鼓楼金碧辉煌,光芒万丈,远望正如座座宝塔,守卫着古老的侗寨。
在义团鼓楼下,侗家姑娘亮开歌喉,唱起了侗族大歌。歌声淳朴自然、婉转悠扬,多声部合唱扣人心弦,让我们为之心动、如醉如痴。据说侗族大歌为多人分声部无伴奏的大合唱,表演的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只凭天生对音乐的敏感,表达出生活的各种情感。当数十人合唱时,可以将高音部、低音部、混声、和声、轮唱、花腔等唱法发挥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聆听侗族大歌,会让迷失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现代人感觉回归自然,所有的伤痛都会被忘记、被治愈…
晚上八点,我们来到信团鼓楼旁的肇兴表演场。盛装打扮的侗族儿女走上舞台,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献上侗族歌舞、民族乐器、民俗杂技还有民间传说表演,精彩纷呈,壮观华美。游人们纷纷举起手机相机,拍照、录像。表演结束,观众们纷纷上台和演员合影留念。然后现场的所有人包括演员和观众,一起手拉手,随着音乐绕场跳舞,全场气氛热烈欢腾到了极致。
表演散场后,我们在街上闲逛,坐在路边小板凳上,津津有味地吃烧烤:肇兴腌鱼、烤韭菜、烤金针菇、烤茄子、烤豆腐、烤辣椒等,鲜香而美味。
夜深了,我们回到肇兴古镇宾馆,躺在松软舒适的床上,很快酣然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