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百天写作,第8天
如何准确找出论题和结论
昨天我们一起围绕批判性思维进行了交流,我们提到了在生活中我们会接收到别人传递过来的“带有观点的信息”,别人的这些观点,也就是他试图传递给我们的信息,目的在于塑造我们的信念和行动。我们要对他们循循善诱的说法做出回应,那么首先要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其次要知道,他说了什么?只有清楚的知道了这两个问题,我们才能够对他们的说法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
找出论题,弄清“他说的是什么?”
论题,大家可以理解成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个可能引起对话或者讨论的问题。我们在平常的交流、阅读中,通常对方都会开门见山的告诉我们,比如,他们在演讲或者文章的开头会有“我要问的问题是……”“这是不是…”“我们应不应该…”等等诸如此类,但很多情况下,对方并不是直接了当地提出来,需要我们从对话的其他暗示中进行推断。例如,很多人会对他们关心的一些当前热点事件进行回应,比如说一系列发生在校园里面的暴力事件。问一问“他是在对什么事件进行回应”常常能帮助我们弄清他在说什么。另外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找准结论,即弄清“他说了什么?”,比如,他说了要想富先修路。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所说的而推出“他说的是关于致富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在我们能确认论题之前,都要先找出结论来,就是要弄清“他说了什么”
找出结论,弄清“他说了什么?”
要找结论,批判性思考的人首先要问:“他希望证明的是什么?”或者“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结论。我们找寻对方所给出的结论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寻找他希望我们相信的一个或多个观点。因为在和对方交流中,他如果没有直截了当的说出他的结论,我们就要通过他为了支撑这个结论而给出的其他观点中进行分析推理,才能够得出结论。比如,甲之所以成立是因为乙。这里“乙”是结论的支撑观点,而“甲”作为结论,则是需要我们通过线索找寻:
线索一:从论题出发。结论是论题的答案,知道“他在说什么”将有助于我们找到结论。
线索二:寻找指示词。对方一般都会用诸如“因此”“表明”“由此得出”等这一类指示词以便引起别人的注意,告诉我们接下来出现的就是结论。
线索三:看特定位置。对于书面材料,要注意的两个地方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因为有些作者喜欢开门见山摆明观点,而有些则喜欢在文章的结尾总结出结论。
线索四:注意语境和对方背景。自己相较熟悉或者有过了解的人,他们在一些问题上会持可以预见的立场。
线索五:问一问“所以呢?”因为结论有时是含蓄的,就像《盗梦空间》最后那枚转动的硬币,所以我们要问“所以呢”来得出结论本身。
当我们弄清了论题,找到了结论,接下来我们所关心的就是:基于支撑这一论断的所有材料,我该不该接受这个结论?而这个,就是明天更新的内容了,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