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高更,许多人都会想到毛姆以其为原型创作的《月亮与六便士》中,抛妻弃子也要去追寻虚无缥缈梦想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
时至今日,那句“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青。
作为法国后印象派代表画家、雕塑家,高更的画作通常用弯曲起伏的线条来分割色彩,有着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相爱相杀”的故事我们听过很多,这个字眼用在高更与梵高身上似乎更是恰如其分。
1886年(一说1887年), 33岁的梵高与长其5岁的高更相识于巴黎,彼时二人都恰逢式微。
自相识之日起,高更便将梵高视为一位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后辈,二人如同照镜子一般,在彼此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此后,二人在法国一个名为阿尔的小镇度过了一段并不漫长的时光。62天后,二人决裂,高更离开。据说孤独的梵高始终走不出高更的阴影,无心创作的他割掉了自己的左耳。
毋庸置疑,无论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绝望之下的梵高正是因着这份浓得化不开的孤独才导致了其自残。
梵高割耳事件是19世纪西欧艺术圈至今未解的谜题。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关于割耳的真相依然引人遐思。
在做工精美、触手生温的《大艺术家系列.高更》一书中,将高更55年的人生分为5个阶段,并辅以大量私人信件、访谈、评论文,穿插200余幅油画、木版画、雕塑、陶艺等独具高更特色的作品,一饱眼福的同时,真实还原了高更许多鲜为人知的隐私。
现在,翻开这本书,让我们进入高更的内心世界。
作为与塞尚、梵高并称的“后印象派三杰”,高更生于一个显赫的知识分子家庭,其母出自阿拉贡王国赫赫有名的波吉亚家族。
与梵高一样,高更虽不是科班出身,但从小就受到酷爱艺术的母亲的熏陶,虽16岁时家道中落,但年少时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他此后的艺术创作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很难说早年间股票经纪人的经历给高更日后的艺术生涯带来了什么。
现存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美术馆的《海浪里的女子》是高更早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该画作创作于1889年,历来被认为是高更于阿旺桥时期一幅相当具有开创意义的作品。
梵高黄,高更绿。相对于梵高毕生钟爱的饱满热烈、火一样激情的黄色,高更作品中更多的则是充斥着各种质感高级的清新绿。
这幅以清新淡雅的绿色调为背景的《海浪里的女子》,整幅画的画面以粗犷的线条、简约的形式,勾勒出一位向着海浪而来的裸女。
后世评论家认为,艺术应该不仅仅能够照搬自然,更要通过扭曲、夸大、强化等方式来阐释其内在意义,而野性、创新、突破,甚至颠覆都不足以概括高更所在的时代艺术特征。
这幅裸女便代表了高更作品的典型风格。扑向海浪的女人使得高更作品中的原始主义风格如同清泉般自然流淌,毫不做作,清新淡雅的色调又是那么沁人心脾。如果从象征主义出发,这位奔向大海的女人,无疑寓意着高更内心与大自然的心灵契合。
我们再来看高更另一幅知名度较高的女性题材作品。
如果说《海浪里的女子》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大自然的原始追求,那么,同样是以裸女入画,《失去童贞》整幅画作洋溢着的则是高更其人对于神秘主义的自我诠释。
高更以如梦似幻的手法,细腻地描绘出了原野上的裸女形象。整幅画面充满寂静安宁的氛围,年少的女子自由自在地躺于原野上,尽情呼吸着旷野中自由的空气。
事实上,这个“童贞”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童贞。它指的是高更本人的内心早已在非真实的都市喧嚣中被污染,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看上去微乎其微的愿望却如同土著少女的心灵一样纯洁无瑕。画中的小狐狸寓意着周遭环境的原始野性。整幅作品色彩不多,大自然成了土著少女的梦幻天堂,通过无忧无虑的少女形象,凸显出此时高更本人宁静祥和的心境。
高更逝世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姑且不论他那充满争议的生平,我们依然很难仅仅用几个形容词来总结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但是,他引领了一个年代的艺术却是不争的事实。致敬高更,致敬那个远去的黄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