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陈海贤老师的新书《了不起的我》,这是一本关于自我发展心理学的书,我最早是在“得到”听了陈海贤老师的专栏“自我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也是根据专栏的课程重新整理而成。
下面的内容是我的读书笔记:
【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今天所读内容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今天学习了两种重要的思维,近的思维和远的思维。
所谓近的思维,就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而远的思维是指关注想象中的抽象的远的事情。
近的思维会不断地跟现实接触,让现实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而远的思维只注重头脑中的规则,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拒绝改变。
打个比方,远的思维就像在看电视,我们觉得自己能看得清楚,但那些画面都是导演想让人们看到的,而近的思维就像是在拍摄现场,也许细节太多,没法看全,但是我们会看到更多更真实的东西,因为我们就在那里。
【启发和收获】给你带来了哪些启发和收获?
因为远的思维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能够让我们减少思考,减少认知负担,所以我们会经常无意识地使用到它们。而近思维需要刻意练习,需要克制自己评价的冲动,需要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
作者书中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重要:思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学习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就是学习一种新的语言。
其实仔细回想,我们的一些日常说话中就反映出很多远的思维方式,比如说为什么总是这么…,我根本怎么怎么样,这些话中的关键词“总是”、“根本”就是远的语言特征。
我们要改变思维方式,就需要刻意的去改变我们的语言习惯。
【行动和改变】你可以做出哪些行动来改变你的现实生活?
我将刻意练习并使用近的思维方式,使用书中介绍的三条原则。
掌握近的思维,有三条原则:
1.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语言。
我要尝试着克制自己去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对事情不加评论,少用形容词,不做判断,只做客观描述。我知道这并不容易,但是如果不去尝试的话,永远也改变不了。
2.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使用之前学的控制两分法,在具体的问题里面去找到自己能做的,采取行动,行动前不要过多考虑结果会怎么样,因为那不是我能控制的。
如果遇到自己没动力行动了,就用这句话告诉自己:很多事情,不是看到希望了才去行动,而是行动了才能看到希望。
3.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仍然使用控制两分法,尽人事听天命。
当自己焦虑的时候问自己两个问题:
我现在能做什么?我愿意做吗?
当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就去行动吧。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关于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书,书中有很多实用的知识与技巧,如果你真的按书中的内容去践行,真的会有改变,至少我就在尝试按书中的内容应用到工作与生活中,你也可以试试,这是一本值得你反复阅读的书。推荐大家去看看原书,可能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我是终身成长的佳宝,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给我留言,如果不喜欢那就别留言了,点个赞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