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注重借鉴古今中外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在教育中的民主概念这一章,感觉杜威的这段话“我们该做的,在于从实际存在的社会生活形式中汲取优良的特点,并运用它们来修正不可取的特征,提出改进的方法。”说的好好啊,很多人批判我们的过去批判的一无是处,批判我们现在的社会,乌烟瘴气,对中国的未来几乎是不抱希望了,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可是外国的社会制度就没有缺点吗?没有任何一种社会制度是完美无缺的。我们应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把眼光放长远点,对于自己不好的部分,认真改,改好,对自己好的部分要继承下来,要保住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就好像在《他乡的童年》中谈到芬兰教育,某芬兰学校的校长说,我们要让孩子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有潜能,但是由于个体的不同,我们会用不同的方法教他们,比如说一个孩子数学成绩很糟糕,我们不会说是这孩子数学不好,我们相信所有人都能学好数学,只是老师教的方法不适合这个孩子,那么我们就会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长沟通,商量出最适合这个孩子学好数学的方法,比如说这个孩子喜欢汽车,那么我们就通过将数学融入汽车,涉及相关的题目和教学,你可以把这个称作订制化教育,但是其实我觉得和中国孔子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是一样的,因材施教这个教学方法不管过多久都是不过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