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说:“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他在世上只存在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这样的巧合,能把如此极其纷繁的许多元素又凑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像他现在所是的个体。
然而,是什么东西迫使一个人随着大流思考和行动,而不是快快乐乐地做他自己呢?大多数人是贪图安逸、惰性倾向。”
如何快快乐乐地做自己呢?需要锁定动机和给自己画饼,你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减肥?为什么要上位?为什么要富有?头脑里描绘成功的画面,你就会想要去实现。
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常常会对自己的预期过高,超出自己的能力,于是大脑感到困难,它会想:“做完今天还有明天,这不是你想做的事儿”。所以想坚持的行为,通常半途而废。
我们的大脑是趋利避害的,它的运行模式是,能省能量就省能量,大脑会指挥我们朝着最小阻力的方向前进,让它感到艰难而且痛苦的事儿,是难以长期坚持的。
怎样让想坚持的行为变得容易。有两个方法:一是让门槛变低,随时随地可做,比如说,坚持跑步,有双跑鞋就够了;锻练肌肉,有对哑铃就行了。
二是缩小规模,微小的进步,比如说,开始跑步先慢跑个2-3圈,逐渐再跑多一点。这样微小的改变,不会失败,大脑感到简单易行,就会易于坚持。
然而改变的过程是缓慢的。比如说,想减重10公斤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大脑就会反复掂量,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的想法一出来,就会陷入懒惰倾向和怯懦情绪之中。
所以我们需要在改变的过程中设定一些即时反馈。想一想我们喜欢玩儿的游戏,是不是都处在难与不难之间。游戏太容易了会觉得没意思,太难了又会进行不下去。
在难与不难之间,稍费一点劲儿就能通关。通关后能进行到下一步的剧情,这是我们获得的即时反馈,就会有小小的成就感,游戏会持续的玩下去。
即时反馈还有一个小妙招——锚定事件,就是在习惯的行为上加个微小的改变,比如说,看电视的时候,不要坐在沙发里,而是抄起地上的哑铃,边运动边刷剧。
人们多数会对自己未做的事感到后悔,很少会对自己做过的事感到后悔。为什么要执著于这一块土地?为什么要执着于这一种职业?
不想沦为芸芸众生的人只需做一件事,便是对自己不再懒散,你要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法则生活,日拱一卒,功不唐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