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原创分享第 1092天
1.注意个案的期待是否合理,评估个案的情况,如果是严重的需要系统治疗,家庭不仅仅只是沟通,但沟通仍然很重要。
2.评量问句是用来练习监控、观察、觉察自己。“观察你的生活什么时候是5分,这5分自己做了什么?拥有的是什么?”。
能表达对儿童和青少年本身就是能力的培养。
3.做儿童青少年咨询是要和父母有连接的,一定要做彼此怎么帮忙的部分,父母需要做些什么,或曾经做过什么事对孩子有帮助的,征得孩子同意,让父母知道。系统改变在青少年儿童咨询中非常重要。
孩子在家里受的委屈会在学校里发泄出来,在学校受的委屈会在家里发泄出来,这都是相互影响的。作为家长要管理好自己和孩子在家的情绪状态。父母学会互相提醒不发火,保持在比较冷静的状态下处理孩子的问题。
强化父母正向连锁的效能,增加儿童青少年的正向经验、胜任能力、情绪稳定能力。
4.晤谈流程:先了解现状,在来访者情绪较好后,稍作停顿,让个案能够进入,才开始问奇迹问句,最后,用评量问句寻找一小步可以行动的。
5.奇迹问句:要用原词重点复述来访者描述的奇迹,发生的影响要问得很细,个案在预演、彩排的过程中会带出答案,即使没有答案也会有间接的刺激,他的记忆、情绪会回来。语言、想象、情绪三者是有连接的,想象会影响情绪,当孩子想象好的情绪时,想象的愿景会带来追求,想象的过程产生力量,他在讲的过程中会形成未来的方向。
能够回答出奇迹问句也是一种能力,值得大大的赞美。
不能使用奇迹问句的成年人,可以用“假如生命有一份礼物,有机缘让现在的状况有改变,你最理想的状态是什么?”有宗教信仰的就更好问了。
7.应对问句是最近马上可以用的方法,能让状况维持。越危险的个案,要问他越小的生活事件,比如,吃的方面。能让他情绪下来的是要最先谈的,先让情况止跌,再求回稳和上升。个案用最近、最熟悉的方法是可以帮忙维持现状的,然后再学习新的方法。过去几种有效的方法组合,又可以形成一种新的方法。分数上来一点,情况会好一点。
8.讲座中,看完视频后要设计一些导向讲座主题的问题,让听众讨论或回答。各个问题之间要有连接。
9.儿童青少年要清楚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会让自己开心,这是情绪教育的一部分。孩子的负面情绪足以毁掉他的成绩。不开心是会累积的,父母要有“存款和扣款”的概念。当孩子情绪起来时,父母要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宣泄,不开心下降。
10.青少年阶段对未来是充满着憧憬的,那些对未来没有憧憬的青少年,咨询师要特别注意。
转载胡老师分享:
一、成果问句
成果问句可以澄清目标、帮助面对。
二、 奇迹问句
奇迹问句(10分)往最想要的方向迈进!奇迹问句有时候会预演,没有固定答案。目的点燃一份热情,发现内心真正想要的。想象会影响情绪。
成人如果感觉奇迹问句奇怪,就可以用“假设”的句式,假设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然后再和评量问句相连。
奇迹问句问的是本次带来的话题!
不是每个人都能答出奇迹问句。能够答出奇迹问句也是一种能力,都值得很大赞美!
做好引导,今天咨询结束,回去后会做些什么,晚上准备几点睡觉,一般几点起床,那么晚10:00到早上6:00,有一个奇迹…
奇迹讲完后,拉回现实,会怎样做达到这个奇迹?有哪些是现在可以做?(描述奇迹,心情不错,起来后会做什么,妈妈会怎么说,你感觉如何,到学校会有什么不一样,如果控制情绪了会如何,同学们会怎么说,老师会怎么说,你的感觉怎么样)
奇迹问细一点,接评量或例外问句。哪些类似,哪些可以开始。
奇迹练习:八张魔法卡片:摇动、镜像、冰雹、显现、争斗、反射、水源、火焰。选哪张卡片?代表什么力量?会带来什么改变?可以和评量问句连着用
对儿童来说,仙女棒、魔法棒、牙齿精灵、水晶球、蜘蛛侠超人白雪公主都可以参与奇迹问句
三、 假设问句
假设问句!如果可能会怎么样?去想实现的可能性。
假设问句是有希望走出阴影的;让来访者知道有希望。
假设有一天你走出外遇的阴影,会有什么不同?
四、 例外问句
不同的旧方法组合就会形成新方法。熟悉的有用的方法最会用,过去什么方法比较有用?
寻找例外就是进一步建立解决方案的关键。
五、 因应问句
应对问句!何以不更糟。先止跌再回稳。
六、 评量问句
从问题出发——能找到理想状态是什么
评量问句可以练习监控自己的状况,观察反思自己的能力。
每个孩子对6分的感觉都不同,但对来访者而言,6一定比5或4程度不同
对儿童的评量可以改成脸谱、走墙壁、堆积木、跳格子等。比如,让孩子站在高一分的位置上,问现在什么感觉?比如,脸谱,发现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怎么帮助自己
五分是资源,不一定去问做了什么?让来访者发现自己拥有的资源,何以是5分而不是更低(没有更糟糕,人家感觉已经很糟糕了,你还说这样的话?)
如果分数不打算提升,维持当前分数很重要,如何能维持这个分数?
如果发现分数掉下来了,问,发生什么掉到4分了?准备怎么帮自己?如果5分自己能控制情绪,妈妈能帮忙吗?上学前做些什么心情能变好一些?强化家长的功能,才能形成合力
焦点治疗的评量问句,也可以从负分开始评量。
评量问句最大的特点:对于话少的人,评量分值出来,你会知道他处于什么状态。你会知道接下来工作怎么进行。
评量问句里评量的是当下,都是现在的看法,不是稳定不变的。对于儿童评量问句也可以改成脸谱、走墙壁、堆积木。
奇迹问句的后边链接的是评量问句(简单易懂)。奇迹问句部分要问得细化
和关系问句联系,如果你的老师在这里,他会怎么打这个分数?
对比打分,聊到现在,如果现在打分和刚来时有什么不同
看完视频,打分有没有一些变化
七、 关系问句
儿童与家庭会谈的设置。
循环问句的使用:可以用爸爸对妈妈的称赞让孩子听到(问爸爸:您觉得妈妈在家里做了什么是孩子有用的?你猜孩子的角度喜欢你以什么方式和他对话?)
八、 小孩子在学校受委屈,会发泄到家里;同样的道理,孩子在家里受委屈,也会发泄到学校里。
越困难的个案进步就越慢。
遇到危机干预,是需要系统的一个工作,而不是一个人在工作。强化父母亲,形成正向循环,不要只寄希望于治疗师。
咨询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有标准步骤就不是咨询了。
尽可能不要把电话留给个案。否则会对晤谈效果打折扣,一定要到晤谈室里谈。(除非是死亡议题)
家长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之前,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保持理智的状态家长、孩子才会是安全的。
咨询师不能包治百病,澄清目标,哪些是你能帮的,哪些不是我的范围。
看视频《世上唯一的问卷》通过录像设计问句。团体成长里也可以一一抛出问题。感想,主题,顺序,问句,引导讨论。
看完《世上唯一的答卷》
哪一块对你的触动比较大?(信任)
录影带里关于信任的部分,你看到了什么?
如果非常信任是10分,相反的情况是1分,你给孩子的信任在几分位置?何以是这个分数而没有更低?问句前后可以有一个对比的评量
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给孩子信任呢?如果这个信任在生活中再多一点,会有什么不一样?孩子看到什么就知道你对他的信任增加了?
如果让孩子打分,这个分数会有变化吗?
他会希望在这一块儿有什么不一样吗,你期望给他的信任大概是什么样子?
1、曾经自己被父母这样要求的时候您是什么感受?
2、您对自己的孩子做过吗?
3、听到这是孩子的问卷,发现这种传承您会有什么思考呢?
4、听到孩子的心声,看到信任与赞美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您想到了什么呢?
5、那如果让您来看看自己已经做到的,1-10分个位置?
6、假如现在可以增加一分或前进一点点的话,您会做些什么呢?那时会有什么不同?
(以为的和收到的孩子反馈有时候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