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手指伸出来不一样长,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各智能的发展和表现上也不会一样,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更加集中,有的学生反应速度快,有的学生看起来非常机灵……当然,也会有甚至讲了许多遍都依然不会的学生,那么,教师会生气吗?想一想一个娃娃咿呀学语,父母在娃娃耳边说了多少遍“爸爸”“妈妈”后,终于听到了自己想听的声音是多么激动吧!教师在学生耳边说过这么多遍吗?要相信,可能再多说一遍,再多说一遍,学生就开窍了。
陈大伟教授认为,接纳学生的处境可以采取“穿越”的方法,既可以穿越到自己的学生时代,把学生时代的自己和当下的学生做比较,看看谁更优秀;再者,穿越到学生的未来去,看一看学生在未来,将收获怎样的人生。每一个学生的未来,都有着无限的可能,与当下的优秀与否,未必成正比,不如,接纳所有的学生,接纳学生的所有。
接纳也好,理解也罢,师爱不是溺爱,课堂的幸福不是放任,更不是放纵。合理作用惩戒是应该的。到惩戒之前,一是遵守法律法规,二是要适度,三是要有后续的教育,不能让惩戒成为学生进一步脱离要求的推手。往往,我们会发现,学生犯错之后,进行了惩戒,但是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这就是惩戒方式的运用出了问题。尤其要注意的是,千万不可让惩戒成为体罚或变相体罚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