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直白的就是 通往西域的一个狭长的走廊,南面是凄凉山,难以逾越,北面是合理山、龙首山也是山脉阻碍啦南下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在走廊里依靠雪山融水滋润啦河谷中的肥沃土地,是附近可以农耕‘、放牧、人居的江南富庶之地。’’
她东起乌鞘岭,西至星星峡,东西横贯1200千米,连通了黄土高原与塔里木盆地;南北之间最窄处却仅有几千米,恰似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遥相对峙,挤出来的一条狭长廊道。
走廊以北,合黎山、龙首山、马鬃山连绵展布,并称“走廊北山”,隔绝了延伸自蒙古高原的无垠沙海;南边的祁连山则独当一面,背靠着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达到了4000米以上,从山下平原仰望,的确是峰连天际,直指苍穹。
所谓“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确,玉门关矗立在河西走廊的最西头,而过了东端的乌鞘岭,就从我国的季风区走向了非季风区、半干旱区走向了干旱区。
一方面,青藏高原的隆起,切断了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的步伐,塑造了西北地区的黄沙戈壁、大漠孤烟;另一方面,祁连山则截留了空中的水汽,成为了伸向西北干旱区的一座湿岛。
在这座与天同高的山脉上,覆盖着3300多条冰川,储水量约有1320亿立方米,堪称是一座巨型“固态水库”;由于高海拔和湿润气候,祁连山上终年积雪,有时甚至会出现炎炎夏日里“六月飞雪”的奇观。
而山上的冰川消融,雪水汇聚成流奔涌而下,则形成了黑河、石羊河、疏勒河三大水系,延伸出数十条支流,滋润着整个河西走廊,让她变得生动而多彩。这个星球上除了海洋以外,几乎所有的地形地貌都在这条走廊上一一呈现。
当河水流向平原,在原本干涸贫瘠的土地上,点亮了一片片肥沃绿洲——敦煌、武威、张掖……这些雄城无一不是建立在绿洲之上,成为这条地理大通道上丰饶的“驿站”
秦末汉初之际,发祥自今天内蒙古河套地区及阴山一带的匈奴,在单于冒顿(mò dú)的率领下驱逐了月氏等邻族,一统大漠,建立起庞大的匈奴帝国,成为了河西走廊的主人。
他们以祁连山下的草原为牧场,兵强马壮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万”;他们的妇女用焉支山上的红花为颜料,为出嫁的新娘画上艳丽的红妆;他们雄踞在高原大漠上,虎视眈眈地俯瞰着东亚腹地的中原王朝,随时准备铁蹄南下。这地方是游牧民族经略中原的后方基地,择机在冬季劫掠一番,
公元前139年,为了联合被匈奴驱逐的大月氏,汉武帝决心征召勇士出使西域,以“断匈奴右臂”,年纪轻轻的张骞站了出来,携浩荡使团从今天张掖民乐县的扁都口,进入河西走廊,他的足迹遍及天山南北,深入中亚、西亚各地。13年后,这个已然步入中年的陕西汉子,历经两次被俘,跨越千山万水,终于回归长安,并带来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西域国家的详细信息。这次壮举,史家称之为“凿空西域”
武威郡,彰显的是汉王朝横扫河西的“武功军威”。
酒泉郡,代表对“城下有泉,其水若酒”的由衷赞叹。
张掖郡,是“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的开放决心。
敦煌郡,寓意“敦者,大也;煌者,盛也”的盛大图景。
对河西走廊影响最深的,首先是汉武帝。
在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之后,汉武帝随即下令启动了屯垦移民,陆续征调前去河西走廊屯田的官兵18万人。这些士卒“无事则耕,有事则战”,一面戍卫边疆,另一面则带来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将绿洲打造成良田沃土,让河西走廊上回荡起农牧融合的交响曲。
在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阳关和玉门关一南一北静静矗立;两关戍卒日常所需的粮草,大多来自位于敦煌西北、疏勒河南岸的“河仓城”;当有紧急情况,信使则会通过附近最大的驿站——悬泉置,快马加鞭上报长安。此地为周围边关的粮草供给基地,给养供给都从河西走廊提供远比中原地带劳师动众实惠的多。
河西走廊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的产业基地,这里生产的玉米种子,占据了全国玉米用种需求的一半以上,将河西走廊渲染成一条“黄金走廊”。
她将干旱地区的“风”与“光”转换成了电力,戈壁上矗立着大批的风车群,园区里遍布着成片的光电板,将这里特殊的气候化作清洁能源。
号称塞外江南
敦煌我还以为不适合人居的沙漠地带,没想到还有城市,真特么神奇,颠覆我的观念
敦煌介绍
有几个颠覆我的观点:
1、过去我认为敦煌就特么一个莫高窟,其实还有毗邻县级市敦煌市,人口有20万上下,有河流穿城而过,
但这地方的河流是南边贺兰山雪山化水形成的党河在敦煌形成的少有的绿洲,他的西面可是茫茫沙漠的侵蚀。就这块少有的绿洲还有水库来发电、调配灌溉,还能种植瓜果蔬菜、棉花供给上天不远眷顾的荒漠一片的甘肃。
2、玉门关只剩下一个大大的孤零零的土堆,没有出乎我的预料,但是南边的阳关还是有那么一小片绿洲拱卫阳关,周围可都是沙漠围绕,真是稀罕的不得了。
3、我一直认为 莫高窟的门口就是 月牙泉,即使有距离也不远,但是看过介绍才知道,一个在鸣沙山的北侧对面是绿洲的敦煌市区,毗邻党河,他实际上不是泉水,是附近党河的空隙暗流形成,而莫高窟在东面的鸣沙山与对面的山对峙形成的山坳里,两者还特么有一段距离。
核对数据、2019年人口是19万。
文章来源:
1、《河西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