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荣强
有句流行语说:“办法总比问题多。”
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而且给我们以一种信念,希望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所有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
很多人容易在困难与问题面前选择逃避与放弃,而难以做到坚持,除了解决问题的决心与信心不够这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方法论的意义
我从2008年开始从事演讲口才培训,环顾四周,我的培训特色在于特别重视方法论。我的朋友说:樊老师讲话,开口三句话,必有干货,必有可操作性的工具。
也许,这是因为上个世纪80年代,我订阅的20多种杂志里边,有一种叫《方法》。重视方法成为我显著的性格特质。
我一直都把口才分为三个层次:敢说,会说,巧说。敢说是心理问题,会说是技术问题,巧说是艺术问题。所谓会说,就是要讲技术,就是要讲方法,就必须有工具。没有敢说,尤其没有会说,而谈巧说,纯粹就是空谈。
9年前从事口才培训之初,我与卡耐基在100年前从事口才培训时犯了同样的错误。我们都以为前来学习口才的人是需要巧说的艺术,但是后来发现,绝大多数人来参加培训都是因为不敢当众讲话,而不敢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怎么说,也就是缺乏技术或者方法。
这如同一个人不会开车而让他开车,他不害怕吗?
因此,我后来努力地研究有方法论特色的讲话技术,并把自己的口才著作命名为《樊荣强的讲话技术》。
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它要解决的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包括思路、策略、步骤、手段、工具、措施、对策等。简而言之,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笛卡尔的方法论
笛卡尔(1596~1650),法国哲学家,西方近代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是我最喜欢与推崇的西方哲学家之一。原因之一就是,他是一个特别讲究方法论的哲学家。
笛卡尔向经院哲学宣战,于1628年写成《指导心灵的规则》,1637年发表了产生巨大影响的第一部著作《论方法》,反对经院哲学以圣经的论断、神学的教条为前提、用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进行推论,得出的结论既不可靠也不可信,因为它们完全基于盲目信仰和抽象论断,并成为科学发展的主要障碍。
为了追求真理,必须对一切都尽可能地怀疑。但他不把怀疑本身当作目的,而是用来清除错误观念与传统偏见的工具,因此,“笛卡尔式怀疑”被称为“方法论的怀疑”。
笛卡尔研究发现,世界有三个实体的存在,即心灵、上帝和物质,并提出三条基本的哲学原理。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哲学的第一条原理。笛卡尔认为,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有一件事却是无可怀疑的,即“我在怀疑”。我怀疑也就是我思想。既然我思想,那就必定有一个在思想的“自我”存在。
从“我思故我在”出发,笛卡尔推论出他的第二条原理一一“上帝的存在”。人们所具有的观念,不可能有心灵凭空创造出来,而是心灵之外那个“无限完满”的上帝放到我心灵之中。
笛卡尔哲学的第三条原理就是“物质存在”。上帝是完满的,他也绝对不会欺骗我们。既然我们心中具有关于物质世界的清楚明白的观念,那么物质世界的存在一定是真实的。因为上帝把自然规律赋予自然界,同时也把它们印在我们的心灵之中。
观念的三种类型
虽然笛卡尔是一个怀疑论者,但是,他并不是怀疑一切知识与真理,他只是指出,我们不能盲从。我们已有的很多观念和论断都极其可疑,这些观念有的来自感官,但是感官会欺骗我们,而且我们会做梦,梦境是虚幻的,还有一些观念出于推论,但我们也会犯错误。
因此,在认识论方面,笛卡尔把人类的观念分为三种:
1.感觉的观念。通过感官从外面得来的,常常是混乱的错觉;
2.理性的观念。理性本身固有的,即“天赋观念”,如几何学原理之类,它有清楚明白的必然性;
3.想象的观念。我们自己任意制造的,如美人鱼之类,这纯属虚妄。
他对第一种观念持怀疑态度,认为第二种观念必然正确,完全否定第三种观念。他认为科学不能只是感性认识,必须是必然的理性认识。
笛卡尔在《哲学原理》一书中,把他的思想体系比作一棵对并分为三个部分:树根是“形而上学”,即认识论和本体论;树干是“物理学”,即自然哲学;树枝是各门具体科学,主要是医学、力学和伦理学。
我喜欢把知识分为道、法、术三个层次,与笛卡尔关于观念的划分有些类似,但不尽相同。我把哲学与宗教归于道,方法论归于法,各门具体科学归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