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6点开始全员核酸,所以我们起床的时候把小宝也喊起来了。
不到6点就排队做完核酸了,我和他爸出去走路,问他:“你是回家再睡一会,还是跟我们一起走路?”
他愿意跟我们一起走路,于是我们就出发了,走了半小时,到了一个路口,我说咱继续往前走吧。孩子说:不想走了,想回家,我累了。
我说:这才走多远呀,累个啥累呀。说完又摸了他一下,原来他头发都已经湿透了,后背也全是汗。
我也终于意识到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有感同身受的能力,我不累我就想当然的觉得大家都不累,而事实是我天天走他才出来走,而且走的时候他又蹦又跳的,他当然会更累一些呀。
我也想起有时候孩子放学的时候,家长希望孩子先写作业,孩子会说我累了想歇一会儿。家长就会说累啥累呀,我们会认为孩子在耍滑头,不想写作业。甚至当爱人回家的时候,我们让他干个什么活,他也可能会说我累了,我们总认为累是借口。
但我今天觉得每个人都有表达感受的权利,每一个感受都值得尊重,你不累不代表他不累,我们要选择相信。
其实这道理一说大家都懂,但平时总会犯想当然的错误,总会把自己的喜好、感受强加到别人身上。比如:我喜欢的你也一定喜欢;我不累你也不累;我高兴你也应该高兴,我不高兴你也应该不高兴,怎么可以有与我不一样的情绪呢;我都是为你好,你咋能不理解呢?你应该感恩才对呀……。
做家长也好,做人也好,要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要培养感同身受的能力,要允许和接纳各种不同,真正做到和而不同,让和自己在一起的人舒服。
让人舒服,是一个人的顶级魅力。
20220930叶雪白每日一省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