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结果会如何呢?那就可能会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弃的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之中。以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是虚无主义的入口。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
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就不可以“一直这样”,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须不断向前迈进。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你之所以想要变成其他人,就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你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一味执着于“被给予了什么”,现实就会改变吗?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
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即时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取幸福的勇气”。
我有一位年轻朋友,虽然梦想着成为小说家,但却总是写不出作品。他说是因为工作太忙、写小说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才写不出来作品,也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
但真是如此吗?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假若应征落选也应该去做。那样的话或许能够有所成长,或许会明白应该选择别的道路。总之,可以有所发展。所谓改变现状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如果一直不去投稿应征,那就不会有所发展。
应该去做——这一简单的课题摆在面前,但却不断地扯出各种“不能做的理由”,你难道不认为这是一种很痛苦的生活方式吗?梦想着做小说家的他,正是“自己”把人生变得复杂继而难以获得幸福。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