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首先提到了心理学的“三大巨头”,弗洛伊德与荣格还有阿德勒,并列三大巨头之一。 阿德勒原本是弗洛伊德主持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核心成员,后来由于观点对立导致关系破裂,格局自己的理论开创了“个体心理学”。
在第一次造访哲人家中,哲人重点强调了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死板的学问,而是要理解人性的真理和目标。阿德勒心理学是与希腊哲学一样的思想是一种哲学,有点深奥哟!
哲人用倒推的方法解释原因论和目的论,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举例说明一下,比如我家孩子吧,小时候一到吃奶的点就莫名的哭泣,眼泪汪汪。当时觉得他很委屈,不知什么原因。现在可以解释通了,孩子因为想喝奶饿了,用这种行为来达到喝奶的目的。
再有就是青年用自己身边的朋友举例,多年来一直躲在自己房间里,闭门不出的男子。他很希望到外面去,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但是又非常害怕到外面去。一出门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麻。按常人理解是因为小时候父母是不是有虐待过他,恐惧与人交往。很少体会到时间的真情实感,读到这时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哲人通过解释后说“朋友并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走出去的,而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的情绪”。
也就是说,朋友是先有了“不想出去”的这个目的,之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来的不安和恐惧之类的情绪。大家是不是觉得停让人耳目一新的呢?从而得出“原因论”和“目的论”的区别所在,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紧接着说了一个原因论的典型,心理创伤学。阿德勒的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这一点具有划时代的创新意义。
这也是弗洛伊德与阿德勒抵触学说之一,弗洛伊德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而阿德勒却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总结出人生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青年通过自己的经历,来证明目的论的不成立。昨天下午自己在咖啡馆看书时,从身边走过的服务员不小心把咖啡溅到了他的衣服上。因为是新买的衣服,导致他勃然大怒,把服务员骂了一顿。大家猜猜,哲人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他回答很简单,对青年说到:你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
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大发雷霆的目的,而制造出来愤怒的感情。所谓的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所谓的目的论,就是如此。
阿德勒心理学只是一种与虚无主义截然相反的思想和哲学。
每个人都有感情,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读到这里,我回想一下自己所经历的和正在经历的事情。好像是有一些道理,人是可以改变的。
话虽如此,但要怎么来改变呢?常言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改变好像也是挺困难的一件事,哲人告诉我们,答案不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是应该自己找出来。
阿德勒心理学说,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
学会去理解周围的人或事,现在的你无法体会到幸福,是因为你不会爱你自己。你想变成别人吗?变成你周围或身边有钱有好生活好工作的人,我们一般都会羡慕嫉妒恨,对吧。要是让自己去改变追求这样的生活,不一定有勇气,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为了能够爱自己,你希望“变成别人”,希望舍弃现在不好或是讨厌的自己,这是哲人对青年说的话。哲人再次引用阿德勒的话,他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自己一直想成为你那样有成就的人,是因为我们只关注了“被给予了什么”,却一直忽略了“如何利用好被给予的东西”。
观点很多,让我在一点点的消化。这会又提到一个新的问题: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无视现在的自己,一味执念于“被给予了什么”,现实会有所改变吗?我们可不是随时可以跟换零部件的机器。
人是无法被更换的,只有思想和意识的更新,同时付诸于行动,才能让自己有所改变。现在不好的自己,是不是由于自己潜意识不愿意改变而选择旳不幸呢?而不是生来就变得不幸。
书中的青年犹如现实中的我们,提出的问题都是客观普遍的。通过与哲人的辩解,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找到想要的答案。此时,青年再次举例,想要作恶的人也有很多,强盗和杀人犯,还有一些不良的贪官等等。
在这些人里,不想为恶的善人很难找到。哲人是这样回答的:为恶之人的确也有很多,但无论什么样的犯罪者,都没有因为纯粹想要作恶而去干坏事的,所有的犯罪者都有其犯罪的内在的“相应理由”。
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这并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利己之意)
这句话有点难懂了,好像是一种相对的理论。在自己做错事时,只看到了对自己的好的一面,并未觉得对他人造成了伤害。
通常我们认为,人的性格或秉性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书中的哲人这样回答了我们,在阿德勒心理学中用“生活方式”一词来说明性格或者秉性。何为生活方式呢?人生中思考或行为的倾向。
这会感觉越读越有意思,大家是否有同感呢?按次说法的话,我们似乎都应该思考一下怎么去理解和改变现在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还没有完全理解生活方式这一词,哲人给了我们两个范畴的答案。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狭义上来说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讲,包含了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你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大家是不是感觉这种理论有些太牵强了?感觉自己从来未曾选择过,好像现在的自己,性格使然,一直伴随着自己的。再有就是行为,似乎也未曾选择过对吧!
哲人是这样回答青年的,当然,我们并不是有意的选择了“这样的我”,最初的选择也许是无意识的行为。在选择的时候,谁都无法选择出身、国籍、年代和父母,这一切都不是自己的选择。这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也许我们会有所不满,也会对别人心生羡慕。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现在你了解了生活方式。如果是这样的话,接下来的行为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
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寄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这段话确实有些难以接受,从来自己也未曾考虑过为什么自己不能够改变,改变的原因什么。原来一直是自己在做着不改变的选择,也不想重新选择去改变。如果大家一直抱有不改变的决心,就相当于这是最容易、最好做的一件事。就算自己有心想改变,前面的路途一片迷茫。不知道还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害怕改变带来的恐惧和不安。让自己驻足不前,目前尚可,何必费劲。
生活中的我,好像一直是这样的。变化不大,从来 思考过改变后的自己,是否能接受?也不曾有改变的坚持和勇气。即使生活中有各种不满,也认为维持现状让自己更加轻松,更加安心。
阿德勒的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幸福的勇气”。
青年在哲人家的第一夜最后一个问题来了,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此时哲人说起了自己身边的朋友,梦想着成为小说家,但总是写不出作品,也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朋友总是说自己是因为工作太忙,时间有限等等,所以自己才写不出来作品的。
事实上真是这样的吗?实际上朋友只是想通过不去比赛的这种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这种可能性,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意去面对因作品不够好而落选的现实。
感觉是分析的还是蛮有道理的,在当今社会里,这好像是大多数认为自己找借口的方法。没时间,工作忙,负担重等等。
读到这里,对号入座我自己也不例外。参加了写作训练营班结业完,没有像其他学员那样天天坚持写作,总是找为自己找各种理由。时间一长,再过几年后就觉得这些理由顺理成章,自己已经不再年轻,家庭琐事脱不开身等等之类的借口了。
哲人这样说到,话语有些严厉,一时难以接受呢!告诉我们,最关键的就是“摒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
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看似很轻松的一句话,用行动来证明是有难度的。阿德勒的目的论总结一句话送给大家: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
也就是说我们大家现在的人生可以有重新选择的机会,当下的我们思考一下该如何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