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王绪溢博士莅临深圳市坪山区东纵小学,观摩并指导了小学数学二年级(下)数学课《“重复”的奥妙》。《“重复”的奥妙》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好玩单元的第二课时,课前我通过研读教材和教参发现,教材中明显提供了两条线:明线是借助丰富的情境图,通过让学生发现规律、说出规律、表示规律和找生活中的重复现象这几个问题串来体会简单的重复规律,而隐藏在背后的暗线则是经历观察、联想、比较、猜想、归纳等合情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基于此,我设计了本节课的几个教学活动。先让学生找规律,丰富学生对规律的表象认识,再让学生画规律,体会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然后进行猜规律,通过你画我猜的游戏环节,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最后是赏规律,让学生寻找并欣赏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课后任务,我设计了小小设计师,目的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规律,这样容易体现出学生的个性特点,也容易让学生尝到成功的滋味。
王博士听完课后,从课堂常规、教学互动和教学环节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指导:首先是课堂常规方面,因为学生使用麻吉星的时间较短,所以一些使用的习惯还不是很规范,王博士建议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规范学生的使用规则,在使用时要严格按照三个步骤“拿——按——放”使用,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走神,又能防止学生乱按,产生与题目无关的错误答案。其次是教学互动方面,在本节课上的教学活动中,我都有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自主完成,然后进行同桌讨论,最后全班交流。我想通过这几个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表达的能力,但是在同桌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比较强势的学生,处于弱势的学生不敢表达,那学生的表达能力就得不到提升了。王博士建议教师规范同桌讨论的过程,例如可以要求左边的学生先说,限时1分钟,然后再让右边的学生说,也限时1分钟,这样两个同学都有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敢于发言的勇气和自身的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最后就是教学环节方面,王博士指出,本节课我的教学流程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整节课看下来会有一些碎,不够模块化,建议我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设计的更大、更开放一些,这样学生可以讨论的思路也会更加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王博士的指导,让我受益良多。根据王博士的建议,我重新将我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再次磨课抓细节,终于在4月27日的公开课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能够明显感到他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感受到了快乐,对数学的学习有很高的兴趣。当然,本节课还是有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探索和努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