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于永正老师《我怎样教语文》第五天。
《要有语感,更要有责任感》于老师举了三个例子,自己执教《我第一次抱母亲》纠语病,听徒弟讲课放过两个语病,夏衍临终前一句话“是请不是叫”。
语病,有的看似小问题,语文老师有时会放过。但这样不对。因为语文,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读言的能力,当出现语病时,是用语不当,缺少语感。老师去纠正,去引导,正是在教。放过,不是放过学生,而是放过了自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特别是夏衍临终前的纠正,“是请医生”“不是叫”,更让人感到,有时,一个人的用语不当,语感的缺乏,不仅仅是语病,更是做人的一种态度。那是一种融到了骨子里的礼貌与尊重,是一个人对外多展示的自己的素养。
所以,不放过,既是语文老师应有的习惯,更是语文老师应有的感人。因为,我们教的不仅是语文,还是做人。培养学生的素养,就在教学与生活的点滴间。
《从雪中送“灰”说起》文中借特级教师的一节公开课后,孩子竟然还有生字“炭”读“灰”,很是感慨反思,同时也引来他人的深思。
一、国家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为什么学?怎样学?
这就牵扯到语文的两个特性:工具性,人文性。在这作者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对于工具,如自行车,你得拥有,再去学。语文呢?也得拥有,但学,伴随其中。同也不同。并借用朱作仁教授的规律总结:大量读写,读写结合。
语文也是文化,以文化人。但这个化,大有可研究之处。要化,就要熟读精思,离不开感悟。有人喻之为不可“深挖洞”,但要“广积粮”。很形象。洞,不可深挖,又不可太浅,所以有度。我理解为老师不能不讲不点拔,但不可过度的解析。广积,应该是多读之意。化人,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现代文,书不用读百遍,其意已现。老师没必要过多的讲析。而是适时点拔催化,化的重点,还在读,在学生的读与思。其中作者所列举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张田若先生提的“四三二一”语文教学评价标准,真的不错。感觉现在的专家大咖讲课,基本上是抓住了“读”这个工具。
“四三二一”这个评价标准,也给我们提供了教学的方法。讲得多析的多不如读得多。一节课,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这得占40%,字词句是否落实了占30%,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落实点20%,课文内容是否理解占10%。阅读阅读,读是关键。
这个标准,对小语特别适合。对初中仍然适合,要读,重点读,循序渐进的读。这样,遇到大长篇,有了积累有了语感,就可以快速默读了。读得化了,自然悟了情,悟了理,悟了趣。
二、理性的说教是否有用
有一句话,很认同:当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
有一句话,值得细研:披文以入情。读进去,悟其意。老师点拔要适时。这一点,和第一部分是一意贯之的。语文对于儿童教学要有形象性,要有情感纽带的联结。初中教学,也要创设情境,有了境,触了情,学生才愿读爱读读进去,只有读的“入境”,才能引发对文中人、事的关注,才能获得相关的情感体验,从而被化之。所以,决不是理性说教。
语文教学,多些趣味,多读多感,情在其中,理自在其间了。
记得前段,中心要制宣传栏。所有骨干教师要有照片与教育格言。当时,不知怎么,一句话就涌现在脑海:把学生,当孩子待,把学生,当孩子爱。也许,这就是语感,这是教了语文后,由实践中得出的适合自己的结论。中小学生,就是孩子,所以,要俯下身,关注他们的世界,他们的身心,贴近他们的年龄特点。而你怀着爱,把他们当孩子,便多了几分宽容,多了几分耐心,多了几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