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4年,宰相杨敞家来了个客人,客人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派来找宰相商议废立皇帝的。杨敞听到这个提议,顿时汗如雨下,坐立不安,找了个借口离开了房间。
杨敞的夫人正等在房间的外面,立即拉住他说,废立君主,是国家大事,既然大将军霍光已有决定,你要赶快表态,要不然,会大难临头。杨敞听了妻子的话,顿时冷静下来,回去对霍光的使者说,愿意听从霍光的安排。
于是,杨敞参与了霍光废除昌邑王刘贺的行动,还亲自写了《奏废昌邑王》的奏折。这位杨敞妻就是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我想她的胆识中应该是有祖父辈的传承在的。
也是这位杨敞妻司马英,保存了父亲司马迁呕心沥血完成的《史记》,由她的次子杨恽在汉宣帝的时候献给了朝廷,今天我们才有幸能看到这部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经典历史著作。
何为经典?经典就是那些经过时间淘洗,历史选择后存留下来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书中记录的生存智慧对人类的发展有着一个合理的解释,具有普适价值,可以做到以古鉴今,让历史对当下现实有所帮助。
《史记》毫无疑问是一部经典,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用优美的文笔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他生活的汉武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史记》好看成为两千年来的通识,但《史记》终究是一部经典著作,不能让经典仅仅停留在故事好看的层面上,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普适价值。那么,作为普通读者该如何阅读和理解这部经典呢?
台湾作家、文学评论家杨照作为一位经典“摆渡人”,在多重时间维度的观念中,发现司马迁的突破性创意,从司马迁的历史世界出发,提出了“历史式读法”和“文学式读法”两种方法,为我们写出了这本《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把经典带入今天的时空,让更多的读者知道《史记》到底应该怎样读?让我们去真正亲近这部司马迁用生命写就的史学文学双重巨著。
01 从历史的维度理解司马迁的“史观”
知乎里常常有人提问:如果项羽回到江东,会不会卷土重来呢?如果卷土重来,天下会是项羽还是刘邦的呢?大部分人认同的回答是:或许会,或许不会,但天下一定是刘邦的。
这个结论最早来源于《史记》为我们提供的描述,其实也是司马迁对于秦亡汉兴这个过程的重要看法。楚汉相争中,项羽的特色在于个人如此杰出,但正因如此,他没能留住那些能够辅佐和帮助他的人。而刘邦最后能够打败项羽,靠的是那些杰出的人才,一个领导集团。这两个人的成败,甚至整个局势的胜负,最后的关键在于性格,以及源自性格的种种行为。
历史是什么?我们看到的历史是史学家经过探究和努力,告诉后来的人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事情里是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了什么、后续得到了哪些发展,似乎都已经有了定论。
但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子的呢?对于现实世界纷繁复杂的认识告诉我们,历史的真相并不是你看到或听到的真相,有的时候或许是历史学家写出来的“真相”。就是历史学家在庞杂的内容材料中选择留下什么,舍弃什么,又为什么会做这种选择?这种选择被称为“史识”。司马迁在篇章的设计上为什么会把《吴太伯世家》和《伯夷列传》放在世家和列传的第一篇?孔子和陈胜都不是世家贵族,为什么会把这两个人的故事放在世家中呢?张良对汉朝的建立居功至伟,在《留侯世家》中,司马迁选择张良的这一部分事情来写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时的“史识”,而“史识”是“史观”的体现。杨照先生提出“历史式读法”,就是要我们在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解释重大事件的因由的前提下来阅读和认识《史记》,来理解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观”。这种“史观”告诉我们,历史真正重要的不是事实,而是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
司马迁将《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放在一起来叙述,彰显了司马迁的“史识”,同时也传递了司马迁的“史观”。杨照在《史记的读法》中说:司马迁写历史的特点是不只写出历史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还在叙述当中含藏着解释,让读者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同时,在铺陈事件来龙去脉的过程中,也对时代背景和社会潮流有所描绘。因此,我们阅读《史记》,不仅仅是看历史上发生了哪些事情,还要从“史观”的角度学习如何解释历史,如何在其中区分出命运与人的意志,在历史里看见更加庞大或长远的模式。这是《史记的读法》想要教给我们的。
02 从文学的角度感知司马迁的视角
1952年,沈从文参加土改工作队去了四川农村,他从垃圾堆中翻出了一本残破不全的《史记》选本,在灯下读李广、窦婴、霍去病......,不知不觉间,仿佛如同回到了二千年前的社会气氛,作者时代生活情况,以及用笔情感中。沈从文从作家的角度做了一个评断:“所谓大手笔是也。”在《史记》绝大部分文章当中,都能看到精准地描写人物、事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场面。列传七十篇比世家、本纪更加活泼,书写的也都是鲜活的个人在生活上具体的选择、挑战和决定。那么多精彩的故事,让人一读难忘的人物,都让《史记》奠定了文学巨著的地位。所以,如何阅读《史记》,杨照先生还提出了“文学式读法”。司马迁在抒写历史事件的时候,其实更是在写人,写这些人的情感,以及他们的动机和行为是如何转化的,又产生了哪些复杂的关系。“文学式读法”就是用司马迁的视角、态度和理念,去解读事件和人物,让远古文字鲜活地跨越时空与读者对话。《项羽之死》无疑是《史记》中最好看并打动人的篇章之一。这篇文章写得一波三折、虚实相间,有悬疑、有转折、有选择、有放弃,司马迁的文学笔法最大程度彰显了项羽的生命价值,彰显项羽之死的悲剧感和震撼力,才更令人悲慨至极!
文学的笔法让我们读到司马迁从纸面穿透而来的真挚情感,他不仅仅是在书写历史,他也要让项羽为生命尊严而视死如归的悲壮一抹成为永恒的风景,成为千古绝唱!情感才是故事的最终内核,“文学式读法”可以带我们发现,在司马迁眼中谁才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典范,哪些价值才是让他耗尽全部心神写完《史记》的动力所在。
03 从历史的核心认识司马迁的现代史观
《史记》中记载了一个“置酒咸阳宫”故事:秦始皇一统天下,提出如何治理的命题。一个叫淳于越的博士说:凡事都应该以古为师。丞相李斯坚决反对,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历史没什么了不起的,五帝是五帝,三代是三代,他们有不一样的时代和环境,有不一样的变局,就做不一样的事。现在是一个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时代,如果只知道从历史里面挖掘智慧,怎么可能了解今天的局面呢?历史有不同的意义,最浅显的就是用昨天的事情教会我们今天怎么面对现实。20世纪时,法国史学出现了“年鉴学派”,提出的理论是,用不一样的时间尺度来看历史,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杨照先生提醒我们认识: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隐含的就是这样一种现代史观。
“通古今之变”是司马迁“史观”的一个重要核心,如何认识这个核心?杨照先生说:朝代的兴废、皇权的更迭、战争、饥荒都是古今之变,但这并不是历史的真正核心。超越表面的变化,探究历史背后的通则,什么样的人,碰到什么样的状况,依照什么样的信念,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因而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才叫作“通古今之变”,这个“通”就是要利用过去来认知现在。
杨照先生在书中为我们解释了司马迁对于《史记》中“表”、“书”这样一个体例的设置,就是要把时间的尺度拉伸开来,让我们用一个更长远的贯通时空的概念来看待历史。在《史记的读法》这本书中,他也打乱了《史记》的篇章次序,选择了《报任安书》、《李将军列传》来开篇,既是对司马迁写作《史记》动机的解读,也有他作为现代学者对“通古今之变”的认识。
杨照先生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当然也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经典,指出《史记》中的不足与缺憾。虽然司马迁在史学态度上非常重视是非对错,像叙述汉武帝求神问鬼的事情,他就毫不留情地去写出来。但也有《老子韩非列传》中对老子生平糊涂账的描写,《孔子世家》中对孔子的生平记叙也不尽是历史的真实。
传统的经典可以使我们离开有限的视野和熟悉的现实,感受不一样的人类经验。通过杨照先生对《史记》的解读,我们知道,历史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背诵的一些年代和事件,也不仅仅是一些好看的故事。历史是要我们去思考究竟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尤其是与现实相关的智慧。我们面对历史应该有不同的时间尺度,不同的尺度堆叠在一起,才能展现出一个更丰富、更完整的历史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