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卷耳】 “种豆南山下”——只是看上去很美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两千年前,陶渊明用诗文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外桃源——桃花源,那里与世隔绝,风景宜人,没有虚伪、没有争斗,几千年来一直令人神往。

故事里桃花源的人,“自言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现实中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远离官场纷扰,将一生交付山水田园。

在他的笔墨下,田园生活是这个样子的: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炊烟袅袅,狗欢鸡叫,再加上一壶老酒,一把老琴,悠然自得,真的是“农妇、山泉、有点田”的人生巅峰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可是,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明白,真正的农耕生活,是无比艰苦的,要起早贪黑、要付出辛劳。只是我们愿意去关注的是陶渊明所营造的精神生活,而忽略了他物质生活的艰难。

梁启超甚至说他“不过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一开始,他其实是不太懂得农耕生活的,需要别人来指导什么时候该耕种,什么时候该收割。后来慢慢地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并写下了《归园田居》组诗,来记录自己的田园生活。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毕竟不是一个优秀的农耕者,尽管他起早贪黑,长途跋涉,锄地除草,却改变不了“草盛豆苗稀”的事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在这里也并不那么美了。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荒凉的乡村,人迹罕见,偶尔见到乡亲邻里,唯一的话题便是庄稼的生长情况。终于,桑麻越长越旺,土地越来越广,却还要担心严霜突降,坏了收成。

一如诗中描述,一开始,他对乡村生活确实带着一种热情和新鲜劲,在田地里种上了谷物、高粱等农作物,风调雨顺年,还可以粮食丰收,吃饭不愁,但遇到灾荒年,日子就不好过了。

可以说,陶渊明回归田园之初,尽管不富裕,但还算舒适。住的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吃的是“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只可惜,好景不长,44岁那年家中大火后,“一宅无遗宇”,他便什么也没有了,从此,他的生活日益贫困。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
在己何怨天,离忧悽目前。
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慷慨独悲歌,锺期信为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悲惨的生活情景,他已经到了挨饿受冻、无法维持的境地。“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以至冻得“造夕思鸡鸣”,夜间盼着快点天亮;饿得“及晨愿乌迁”,白天又盼着快点天黑。同样的状况在《饮酒》中也有体现: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遇到灾荒来临,他甚至还不得不带着一家人出去乞讨。如《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饥饿和疾病,让醉醺醺的陶渊明哀愁不已。有人考证说,陶渊明的5个孩子,有2个孩子是饿死的,而且智商都很低,这也许与他嗜酒成性脱不了关系。他在《责子》诗中写到:

    白发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知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粟。
    天运荀如此,且进杯中物。


图片发自简书App

贫困交加、子不成材,他明白这一切不是妻儿的错,也曾悔悟自己“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使汝等幼而饥寒,念之在心,若何可言”,只是面对生活,他也无可奈何,只能将不满发泄于此。

晚年的他,贫困疾病交加写下了“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样凄凉的诗句,看似豁达飘逸,却弥漫着失意忧伤,还有艰难人生的无奈。

物质和精神,他做出了选择后,便不曾回头,那一切艰苦而悲惨的事,在他这里,要么感受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生机勃勃的生命;要么感受到“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平淡亦真的理性。他五十四岁作《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这便是他毕生最大的追求,哪怕生活再艰辛,他也能如颜回一样安贫乐道,享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真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405年11月的一天深夜。 彭泽县县衙后面的一间厅堂内烛光摇曳,一个瘦高的身影在室内不停地来回徘徊。 更鼓已敲三遍...
    旭叨阅读 550评论 0 4
  • 已经好久没有到影院看电影的心劲了,上一次去看电影还是暑假了吧,我记得是和老爸老妈一起去看的, 《破局》。调起我...
    我说我们说阅读 440评论 0 0
  • 今天是2019年3月16日,星期六 天气晴 搬家好几天了,每天上下班路上需要5.5小时,所以能够陪宝贝的时间真的是...
    翱翔天空_燕子阅读 209评论 0 2
  • 别把自己的无能归咎于父母能力的有限
    夜冰雨night阅读 52评论 0 0
  • 第一三九章 闻人祎表态 赵德芳吃惊的看着闻人祎,这几天,他以为他已经把儿子的心暖的差不多了,怎么闻人祎还会这样跟...
    沐弘晨阅读 535评论 9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