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艺苑老厝-李可瑜
我的外婆是一个典型的潮汕农村妇女,她为了她的子孙操劳了一辈子,虽然在晚年历经多年痴呆,但她的儿女们将她的爱传承下去,一直细心的照顾她,我们这些做孙子的虽没在身边细心照顾,但也无时无刻挂念着。在她仙逝后,用笔墨记录了外婆和我们的一些回忆。
我是在内外孙子中第一个出生的,自然也是外婆第一个疼爱的孙女,妈妈远嫁汕头(那时汕头和澄海是两个城市),爸爸妈妈要上班工作,汕头奶奶也要照顾我姑姑的儿子,我就给送到澄海乡下外婆照顾,我在那里学走路、学说话,以至于我有时回汕头会被汕头亲戚笑话我说的是澄海语(澄海口音),后来渐渐长大,我越来越喜欢澄海乡下了,有一次,快过年了,爸爸妈妈要带我回汕头,我哭闹着不肯回,外婆怎么劝我都是不听,我一气之下拿着小竹棍跑去抽打猪圈里刚出生没多久的小猪仔,外婆气得直跺脚,要知道那是她辛苦养的大母猪生的几只小猪仔,好不容易那两天刚断奶才跌跌撞撞会自己吃猪食,被我这么一打,吓得乱闯“咦咦”叫,听说后来好几天不肯吃,即使我这样的不懂事,外婆一点也没打骂我,她反倒很理解我,知道我不喜欢回汕头,会劝说我过了年就再去澄海。外婆对子孙的爱是无私的,她非常的善良,总会站在我们的角度去考虑事情,在我每次哭着不肯回汕头,她经常会跟着我哭,会跟着我一起到庵顶(村口坐车的地方)等车,送我跟妈妈坐上车她再回去。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二舅在老厝不远的地方开了个杂货店,外婆帮忙看,自己也搬到杂货店,起早贪黑忙活。因为有得吃有得玩,那里也成为我们几个孙子快乐童年的回忆:店里什么都有,烟、各色糖果、各种饼干...连酱油鱼露都可以一勺一勺(农村那种木制的)卖的,其中我们最喜欢的当然是夏天的时候卖的冰棍,装在那种老式的热水壶里,我们经常挑那只有一团绿豆在上面,下面全冰的来吃..... 记忆中外婆从来不说我们吃多少,反而有什么好吃的就让我们先尝。在店货架的后面,简单的放着个小竹排就是外婆晚上睡觉的地方,晚上跟着外婆在小竹排上睡觉,她经常给我念唐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讲“傻女婿”的故事,外婆小时候也是有读书的女学生,她看过很多书,包括四大名著,有时也会跟我们讲名著里面的故事和人物,不过她跟我们讲的都是潮汕话,写的字也会是繁体字。
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得了肾炎需要住院治疗,外婆专门跑来汕头照顾生病的我,陪我一起住在医院,在治疗了一个星期终于要出院的那天一个护士不知怎么打针,把我的屁股打肿了,我又疼又伤心,晚上外婆背着我到住院部楼下走啊走啊,看星星讲故事…出院后外婆马上回澄海去看店了。我上小学后,去澄海的次数也少了,但丝毫未能减少我对澄海的喜爱,因为那里有爱我的外婆,爱我的舅舅舅妈,还有能和我一起玩耍的表弟表妹们。经常周六周日就跟着妈妈一起去,虽然每次去都会转两三趟车。
我上中学时候,舅舅舅妈们陆陆续续搬出村里,到澄城买房,工作生活,为了照顾表弟表妹们,外婆也关掉的杂货店,来到澄城帮忙,妈妈在澄城帮我找了辅导老师,周六日会到澄城学习,中午的时候,外婆就会准备一大桌子我喜欢的菜给我吃,吃完饭跟我聊天。
表弟表妹们长大了,出去读大学、工作了,外婆搬回了老厝,一个人生活,尽管舅舅舅妈们都让她到他们的家住,每家都安排了房间给她,她仍不要,说:“我还是喜欢老厝,那里我过得自在。”其实大家都明白她知道自己老了,不想给儿女们增添麻烦。她仍然每天早早起床,诵经拜老爷,为家里的子孙祝祷。
后来,外婆逐渐老年痴呆,三个舅舅把她接回澄海家里,细心照顾着,在最后生活无法自理的3年里,儿女们更是寸步不离。
我的外婆,用她最朴素最无私的爱养育了我们,也给子孙后代做了最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