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出生地在湖北武汉。
这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
古代的楚国之地,就是这里。古往今来,多少年过去了,可"唯楚有才,于斯为盛"的祖训一直存留至今。前一句出自《左传》,后一句出自于《论语泰伯》。有一句俗语叫:"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简单地说,就是湖北人的肩膀上长了九个脑袋。也许比较聪明,也许比较有智慧。
这个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城市是中部枢纽城市,地理位置相当重要,是湖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国内陆地区最繁华的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素有千湖之省的湖北历来被称为是九省通衢之地。它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是承东启西接南站北的国家地理中心。
长江和汉水从这里交汇而过,故武汉又称之为江城。武汉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北郊的盘龙城遗址作为武汉建城的开端,距今已有3500百年的历史。民国时期汉口高度地繁荣,武汉三镇的综合实力仅次于上海位居亚洲前列。
中国本来就地大物博,南来北往的武汉则是必经之路。管你是坐汽车坐火车还是坐飞机,必须得经过这个中部城市进行中转,这个由不得你乐不乐意。当然要坐船也可以啊!在长江边上坐船,一定有着不同寻常的体验。你尽可以尽情地在大脑里充分地选择运用发散的思维,大胆地想象什么叫"唯见长江天际流",那是怎样的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妙壮观。
2.
上个世纪80年代长江里还有一些白鳍豚,现在早已经随着生态的污染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剩下来的有限的几十头都在中科院水生所里圈养着了。这一群可爱又笨拙的小家伙们,有着如六七岁孩童一般的智力,它们在自己的小家里尽情地玩耍。
武汉是黄鹤楼的故乡,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的所在地。这里的名胜古迹也是多得数不胜数,省博物馆里面的越王勾践剑,曾候乙的青铜器编钟,随便哪个文物都是重量级的。
最不能忘的还是武汉的各类美食,种类繁多营养丰富,随便一说都可以举出一大串来。我最耳熟能详的是老通城的豆皮,鱼汤糊米粉,欢喜坨炸面窝,炸油条,蔡林记的热干面是我心心念念所不能忘却的美食。老武汉们都很爱吃这些。
武汉的天气十分地怪异奇葩。坚强的武汉人民更有着非凡的耐受能力。全国闻名的三大火炉之一绝对不是浪得虚名。一到夏天,武汉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火炉。那种热法令人头晕目眩,一出大门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会把人从头到脚地裹个严严实实,只剩下猛得流汗的本分。全身上下每一寸肌肤都在洗桑拿,洗得太彻底了,身体上的各个部位均会无所不到地顾及。
到了冬天则是寒风凛冽,却说那种彻骨,就像充满仇恨的刀子在脸上直刮一样,抑或是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彻底和狂燥。武汉人的方言俚语叫做"下恶耙子"。所到之处是无坚不摧的。呼出去的热气在一秒钟之内绝对可以变化成雾状,如果有时候降温的天气再加上下雨,那绝对是雪上加霜印象深刻。即使是回到了家里,隔着被窝还可以感觉到冰火两重天的迥异差别。
春秋两季非常地短,这两个季节好像没有认真地体会到,就从指缝间哧溜溜地滑过去了。几乎没有明显的过渡。一天之内温度的上下幅度可以达到十几度。大街上妖风四起犹如狼烟再现,曾几何时武汉也是一个光辉的城市,光是灰。所以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和身体是不可能适应这种剧烈变化的。
一个普通的寻常人家,必须要备好一年四季过冬的衣服,从薄如蝉翼的超短裙,到厚重华丽的貂皮大衣,从细腻婉约的真丝衬衫,到温暖牌的棒针毛衣,还有紧身裤大毛裤大棉裤都得一一备足。不然应付不了这一年四季变化无常的天气。
3.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武汉人的性格爽快泼辣,如同这天气一般地凌厉酸爽。这一点很像在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的酸辣面馆里面体会得到。武汉人有时候说话有些尖酸,那个酸劲儿,透露着一点点地羡慕,不甘心和自鸣得意;有时候还有点刻薄和促狭,一点点如带隔膜地不待见。这酸和辣两种味道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崭新独特的味道,说不清道不明而别具一格。令人回味无穷啊!
如果是地道的武汉人,就不可能不知道武汉的作家池莉,她写的关于吉庆街的烟火气和汉正街的故事。写的人和看的人都无比地酣畅淋漓。
湖北省历来是高考的大省和强省,在教育系统的排名长期位于全国前列。武汉又是全国的重点高校所在地,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多达100多万人。仅次于首都北京。这个城市很特别,一方面是特有的长江码头文化,另一方面又是高精尖人才的荟集地。
但是这两者却可以完全默契地结合在一起,毫无违和感。烟火气和书卷气可以同时并存,也算是我们武汉的一大特色吧!
4.
我的父母都是地道的武汉人。我妈住在汉口,我爸住在汉阳,他们谈恋爱的时候需要坐轮渡,中间隔了一个汉江。后来我成年之后住在武昌,中间隔着一个长江。武汉的三镇留下我们一家两代人的足迹。所以天知道武汉是一个多么广阔的城市了吧?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情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在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地方,在俞伯牙和钟子期约定的古琴台上,隔着长江和汉水的两个年轻人相恋了。
我的父亲母亲他们这个年代,赶上了知识青年的下放活动。他们当年都是热血青年,响应伟大主席的号召,到广阔的农村里去体验生活和接受锻炼。我的母亲是积极的团支书,当年敲锣打鼓别着大红花,作为先进的积极分子到农村去。她被下放到鄂西贫困山区的一个偏远的山村里,当了几年的助产士,几乎走遍了大山的每一个角落。说白了就是接生婆,一干五年,不知道为别人接生一下多少小宝宝。
可是她自己却由于种种原因,一连失去了两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因为母亲被农村里的疯狗咬了而流产,她打的狂犬疫苗在事后没有发生应有的效用;第二个孩子,因为头一胎的流毒还没有清除干净而又一次夭折。这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母亲有点不自信了。她终日以泪洗面,甚至认为她不可能再生孩子了。父亲也陪着她流下了好多眼泪,百般地照顾和宽慰,没想到半年之后,她又怀上了。她腹中的那个宝贝,就是我。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
我那年出生的时候,全家是如临大敌,生怕愿望再一次落空。结果慈悲的老天爷终于开眼了,第三个孩子非常地正常。虽然小眉小眼的,但我的降临还是给全家带来了惊喜和希望,我长得特别像我的父亲。这下可把母亲给高兴坏了。她把我当成心肝宝贝一样地对待。
后来母亲亲口对我说,我被生下来不久包在襁褓里安静地睡着了。她坐着三轮车,怀里抱着我,一路上只要汽车滴滴地一响,我小小的身体就不自主地动一下,汽车喇叭再响一下我就再动一下。母亲当时心想,看来这个孩子心思很灵敏,对外界的反应也很快。她心里很宽慰,也就放心了。真是苦尽甘来!
我生下来的第二天就被父母抱着坐上了去往随州的火车。随州这个地方本来不太出名,真正让它出名的是由于一套宝贝。那里有个叫擂鼓墩的古战场,出土了一件价值连城的文物,曾侯乙的编钟,它出自于战国时期。它的音域宽广,属于古帝王的陪葬品,比西方相关的乐器提早了足足有1000多年。
后来我才知道我的父亲和母亲一直在齿轮厂里面工作和生活。父亲很爱母亲,把她从那个大山沟里面调了出来,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年轻的夫妻因为有了孩子,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
父亲是五级的技工,整个工厂里只有他一个人会做出口日本的弧形齿轮。他在里面算是比较有文化的工人。只有我知道父亲心里有多么地难受,本来按他的成绩,考个大学完全是没有问题的。上高三的那一年,因为没有钱交学费,父亲只得呆在家里,老师几次三番地到奶奶家里来,说让父亲去上学的话。全家人对于教书先生的好心意是领了,但却实在是无能为力。
因为奶奶家里贫穷,供养不了两个大学生,作为弟弟的父亲只好默默地擦干了眼泪,当起了技术工人。他非常有才华,即使在技术工人里面也是属于非常出类拔萃的。母亲则因为是医护人员,所以在厂里面的职工医院当护士。
他们俩个团结一心地建设自己的小家庭,是一对相濡以沫情比金坚的夫妻。只不过父亲的性格比较温和,而母亲的性格比较刚硬。两个人虽然有时候会绊绊嘴,但并不妨碍过日子。
在我三岁那年,在计划生育政策开始正式实施之前,我又有了一个弟弟。我们一家四口人在随州那个地方一共生活了十三年之久。在我十一岁,弟弟七岁的那年,举家迁往了省城武汉,正式开始了在武汉的生活。
好中文十万字写书计划。
作业编号:L03E01
周琦橞,美国注册财务策划师RFP,日记星球合伙人,现为清华大学广西总裁班学员。喜欢写作,旅行,美食和音乐。一手风花雪月,一手柴米油盐。喜欢活色生香的生活秀。我是61号星宝宝,正在参加12期21天的蜕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