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假期三天,诺大的城市安静了许多,公路上没怎么堵车,从西到东从南到北都特别顺畅,应该是不少人携老扶幼回老家走乡村祭祖扫墓的缘故。我们也在忙了很多事后坐下来写一点关于清明的文字。
资料上记载,清明节是我国唯一既是节气时令又是节日的民俗,最开始的清明是指清明风,即春风,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天地明净,空气清新,万物生机勃勃。这个时候的清明实质上是节气时令,清明成为节日民俗是在唐宋以后,人们在春天到来的时候结伴郊游踏青,在郊游的过程中,发现庄稼长得十分旺盛,就祈盼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能够有个好收成,那个时候科学技术很落后,人们把好收成寄托到菩萨保佑先人显灵,于是在结伴踏青的同时到庙宇祭祀,给故人前辈扫墓,就这样一代一代往下传,祭祀扫墓的仪式感大于了踏青玩乐。
有几年我们也去给故去的先人扫墓烧纸,以寄托无尽的哀思。来到城市边上的陵园公墓,只见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有手捧白色或者黄色菊花的,有提着各种纸钱幂币的,还有现代社会中常见的手机、麻将、小汽车,洋楼甚至别墅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只有你看不到的,没有想不到的,不知是哪家正在烧祭祀东西的时候,小孩说了一句,这么多好的东西烧给先人们故人们他们收得到吗?他们知道吗?这个时候小孩说那样的话是不是有一点格格不入呢?只见大人们齐刷刷地把目光全部集中到了说话的小孩身上,小孩也可能意识到了什么,赶紧退到一边不再言语了。
这么好的东西先人们故人们收得到吗?他们知道吗?其实冷静下来想想,这是一个好问题,祭拜前辈先人故人固然应该如此,但真正对长辈父母好,不是他们已经不在了然后在过年过节时把上亿的纸钱洋房别墅烧给他们,而是在他们有生之年增长孝能,主动尽孝,跑赢父母长辈老去的速度,不要让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在清明时节寄托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