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这是一首赞美统治者子孙繁盛的诗。王先谦说:韩诗曰:麟趾,美公族之盛也。诗兼言子姓,而专以美公族者子孙之盛。
他的分析大致不错。统治者穷奢极欲,妻妾无数,子孙众多。诗的作者以赞叹的口气赞颂他们,可见也是一个贵族。
此诗和汉广虽同作叠咏,但各有特色。汉广每章四句叠咏,此诗每章一句叠咏。汉广词语反复,思慕之情溶于字中;此诗措辞简洁,赞美之意溢于言表。汉广渲染情景,所重在境;此诗吟咏兴叹,所重在神。汉广叠咏,有深远渺茫之致;此诗叠咏,有一唱三叹之音。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麒麟,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仁兽,被描写为鹿身、牛尾、马蹄、头上一脚。后人或以为即长颈鹿。所谓仁兽,即严粲《诗缉》所说:有足者宜踶(踢),唯麟之足可以踶而不踶。有额者宜抵,唯麟之额可以抵而不抵。有角者宜触,唯麟之角可以触而不触。
趾:亦作止,蹄。按每章第一句都是兴,诗人以麟是仁兽,兴统治者的子孙振振。
振振:振奋有为貌。
公子:诸侯之子。诗经中称年幼的贵族为工资。
于嗟:感叹词。这里是赞美的叹词。陈奂《传疏》:叹词,美叹之词也。美叹曰嗟,伤叹亦曰嗟,凡全诗叹词有此二义。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定:额头。
姓:孙子。郑玄注:所祭者(祖先)之子孙。言子姓者,子之所生。
公彦疏:姓之言生也,云子之所生,则孙是也。
意思诗,姓的意思是为生,所以说是子之所生,子之所生即为孙也。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公族:诸侯曾孙以下称公族。公孙之子,支系旁生,各自成族,总括名之公族。
此诗为周南十一篇中的最后一篇,下首诗为召南开篇《鹊巢》。《诗经注析》为繁体字,且引用文言文大多网上都没有译文,所以想到以简书记录每次读完理解后的东西,以免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