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义上放假十天,我并没有真正放假。天天起早贪黑,一点不比平常上班轻松,连轴的生活节奏,把自己搞得非常疲惫。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安顿好自己的生活,是对自己负责的直接表现。
2
请班委干部组织了一次云上班级活动,两位班长作为组织者和主持人,都很得力。策划的内容丰富,流程清晰,主持也是有模有样。多半的孩子都参与进来,或谈论假期的旅游见闻,或分享阅读感受、推荐好书,或交流自己的居家生活,或教同学做手工等等。由此可见,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很丰富,语言的组织和表达也很棒。透过活动中的互动,能够感受到假期里,孩子们之间的情感联结显得相对疏离。参与活动的孩子尚且如此,那些没有参与的孩子,长期间和同学没有联系,可能会更加疏离。现在的孩子,本身就有一种孤独感,如果假期没有同学的陪伴,再缺少亲人的陪伴,情感的圈子会更加狭小,对他们的情感成长是不利的。虽然假期里我想为孩子多做一点事情,力量却很微弱。毕竟,家庭教育是任何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
3
临时接到两个任务。一个是与山东的考察团进行校本教研管理的交流。一个是以“课程领导力”为主题,用论文的方式写教学部门的总结。第一个任务熬了两个夜,第二任务熬了四个夜。起初感觉自己效率有些偏低。仔细回想,其实不是效率问题,而是我对自己很苛刻。每一次经过我的手完成的任务,打上了我的烙印。我绝不允许自己轻易就把任务交出去。凡是都有两面性。追求完美,对自己苛刻,一方面能够促使自己不断进步,另一方面,自己的身心不容易放松,反而影响学习工作的效率。比如现在面临另一个任务,花了很多心思写了第一稿,被否定后,一直找不到写的状态,真的是力有不逮的感觉。也许放弃才是最正确的选择,避免耽误别人的事情,但是我总是开不了口。就这样拖着,拖到今天,拖成了我的心病,心里一直沉甸甸的。想动笔写,却找不到怎么去下笔。唉!“没文化,真可怕!”这个时候,感觉自己在教育文化这一块,就是一片荒漠。
4
回家乡的分享结束,现场反馈和活动结束后的反馈还可以。虽然离开家乡十年,回去仍然有一种熟悉感。我以为自己会紧张,那样的分享,紧张是我的常态。真的到了那个场域,我反而不紧张了。看到那么多曾经熟悉的面孔,特别是当年的老领导们,事前给我很多鼓励。当年的师傅(也是永远的师傅)一直坐在活动现场,还积极参与互动,学习的热情丝毫不比年轻人底。完全看不出他还有一年就要退休。他永远是那个我应敬佩的榜样!
现场的两个小时分享,面对的都是家乡学校的校级干部和中层干部,这对我来说压力很大。为了这次分享,我做了很多准备,希望自己不要给以前的老校长丢脸。也想借这一次机会,挑战自己当众分享的短板。准备的过程,也是对自己过去工作经历一次梳理和提炼,让自己看见自己在哪里。
现场分享中,我随时关注着全场的反馈。那些认识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那些不认识的领导们,全程都很都投入,让我十分感动。当我用抽签的方式请他们进行互动问答的时候,每一个抽中的人站起来非常认真的发言,他们的思考也给我很多灵感,让我现场不停地调整自己的分享节奏和分享内容。尊敬的承办学校校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中校长,也是目前家乡最高学府的校长,全程参与,非常专注。最后二十分钟互动时间,他特意过来和我道别,说是办公室还有人等着他回去。一件微小的事情,彰显了这位老校长的人格魅力,让我感佩不已。
郝老师说,“要用输出倒逼输入。”通过这一次的分享,我感受更深刻的是要想有高质量的输出,必须要有高质量的输入。看书、写作,不应该是任务,而应该是常态。欧的写作已经达到一定境界,每天不写一写,她就心里难受。我始终处于应该写,而不是想要写的状态。有时候太累了,感觉脑子里一个字也蹦不出来,只有逼着自己写读书笔记,用这种输入的方式,安慰自己输出的不足。
5
提到郝老师,不得不说新网师的共读。这一次在家门口的共读活动,却成了我最遥远的距离,内心很着急。虽然趁着晚上的空闲时间(准确说是挤出来的空闲时间),和新网师的朋友们聚了两次,虽然大费周章地腾出了一个下午,蹭了半天共读,赶上了《非理性的人》最后一次共读,虽然天天在群里看大家的共读笔记,逮住机会就回放共读的在线视频,但是没有全程参与,没有沉浸其中,总觉得非常非常遗憾。我太需要那种高人指点的沉浸式共读了。
6
好希望能够放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