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拾荒露
今天下午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念了市里数一数二的学校的招生简章,具体条件非常符合我们,说实话,非常心动,但是,当听到“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有特长”等条件优先的字眼时,同学们都躁动起来,不安分地笑了笑,的确门槛很高。同学们都在你一言我一语的相互调侃,“你去嘛,没准就中了!条件那么好!”“就算不中,学习一下总归是好的……”“唉,不行,不行,市里的学校门槛那么高,重点大学的都在前面呢,哪里轮得到我们?”“我没有特长啊……”讨论热火朝天,有两派出现,一派赞成去,积累经验,一类不赞成去,自身硬件实力不足。
“诶,你去啊,成绩你没问题,还得了那么多奖,我感觉你可以的。”“我觉得我不行,唱跳绘画那些不太精,只会一点,而且我也没有市级奖励呀,不行不行……”虽然嘴上我说着不行,可是,心里有个声音告诉我,要去试一试。“好了,大家安静了哈,不要试都没试,就给自己提前找了一大堆借口!”老师的一句话让我们瞬间安静下来,确实如此,“你们说,你们没有特长,大学里恋爱也没谈,其它时间你们干什么去了?”接下来老师的每句话都灌进我的心里。
这让我想到,大一的时候,市里有个成语大赛,任课老师说,想参加的人举手报名,还有一个暑假的时间准备参赛,所以时间很充足,因为想到自己成语底子还不错,虽然有所遗忘,但是捡起来还是很快的,犹豫不决,特别特别想报名,可是就是不愿意举手,就这样不了了知,暑假因为兼职面试不顺,就在家蹉跎了两个月。大二时,偶然的机会,遇到了大一时参赛的同学,“我当时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结果就被老师选中去参赛,一不小心就进了决赛,进入决赛我就特别认真,不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了,就拼了一把,市级二等奖,可以了……”这位同学因为有了第一次的尝试成功,在接下来的学习时间里,不断地抓住每次比赛的机会去提升自己,所以在大三的时候,她不仅成为了党员、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各项市级校级荣誉的获得者等等荣誉加身,最拉人仇恨的是,同样在一个不怎么入流的学校里,临近毕业季,我们都在担心以后的路在何方,到底从事什么的时候,人家已经被事业机关给挖走了,捧着一个铁饭碗,什么叫马太效应,什么是人比人气死人,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当然,在我们外人看来,她一切顺风顺水,其中冷暖自知。当然经历了这么多,她也是一步一步从胆怯到尝试到失败到成功的,没有一点一点的尝试,哪来她今天的成功?
我还有一个同学,特别熟悉,她不喜欢自己的本专业,却对创业情有独钟,大一的时候去面试学校的创业部,在复试的时候被淘汰了,当时挺气馁的,我们都说,你可以自己做事情嘛,不一定非得进部门,她表面上无所谓,可是,我们都知道,她不甘心。她是一个生活经历丰富的女生,从小跟着父母在外地做小本生意,所以她对商人有一种执着和热情,她也特别有想法,经常她能想到的点,我们都想不到,但是她缺乏执行力,从大一到大四,在自己梦想的道路上一事无成,一边悔恨着,一边虚度光阴,于是梦想遥遥无期。在14年那会,电商的浪潮还没有那么足,身在农村的她就想到做互联网+农产品,那时,我们都挺感慨,居然能想到这么有想法的点子,当然,我们也无情地向她泼了冷水,但是也出于真心的鼓励她去做,“但是,我觉得我没有资金,也不知道向谁请教,我爸妈对这些有不太懂,这个市场调研也没有做过,资金还好解决,可以申请贷款,这个电脑方面淘宝这些也不会做,唉,闹心,而且还要上课呢,忙得过来嘛,也没有伙伴,这个事情也不是说做就能做的,得筹备,要不然后面手忙脚乱的……什么都不懂,我不太行吧,还是找点兼职做做好了……”听她分析完她的优劣势,还是挺欣赏她的借口的,说得在理,但是面对自己唯一喜欢的事情,不是应该去享受克服千难万阻吗?所以,结局是,她每天看起来很努力,把自己忙得很累,却依然很迷茫。
也许无数个深夜,刷着朋友圈,艳羡别人丰富多彩的经历,含金量极高的奖状,拿到手软的单位录用通知单……开始反省自己,为什么每次机会来临又让它从指尖溜走,为什么有想法不去实践它,为什么自己不再努力一点让自己变得很优秀?十万个为什么换来的只有自己的一声叹息,于是自己开始懊恼,开始后悔,开始在心里折磨自己。也许看着自己桌子上的鸡汤更加愧对自己,“你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你的巴掌!”“奋斗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年轻的你,渺小的我,都有巨人的勇敢,再平凡也能发光。”格外讽刺。面对一次次的想法,善于自己找一堆正当的借口和理由去说服自己,去为自己的胆小和懦弱买单,埋没那个不一样的自己。
所以,如果你想谈一场恋爱,不要想太多,去爱吧;如果你想参加重量级比赛,去拼吧,去发现另外的自己;如果你想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就走吧,没有伙伴,一个人照样前行,不要让俗气的借口牵绊住你去尝试,尽早把生活折腾成你想要的样子!
文/拾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