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下着淅淅沥沥小雨的周日,不出门,窝在家里看书更文,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晚上六点到运动时间了,眼睛有些胀痛,想着还是出外走走吧。
换上运动服,穿上球鞋,撑着伞,来到楼下河边的河堤上走路。
小城的沿河河堤散步道已修了一年多,大体已修好,只是好多路段都是一段一段的,没有连通。上游这一段河堤路上周终于连通完毕,散步又有了一个好去处。
虽是初夏,但由于连下了两天雨,气温转低,有春寒料峭的感觉。
天空一片阻沉,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味,微风吹来,伴随着阵阵草木的清新香气,让闷在家里一天的我感到无比的新鲜,眼睛的胀痛感也稍稍得到了缓解。
河对岸的河堤还从没走过,而且风景也不错,先往那边走吧。
来到河中刚铺就的有水泥跳岩的地方,踏上跳岩,一块一块的向河对岸走去。
在跳岩周围的河水里,用水泥将这里修成了一个梯形的坡度,河水沿着各跳岩周围往下流,形成了一个小瀑布,平缓而碧绿的河水流下去,变成了一股股白色的湍急水流。
走在跳岩上,小瀑布震耳的哗哗水声传入耳中,特别提神醒脑。
走上对岸的河堤,几株大树并排站立着,枝繁叶茂的向河堤上倾斜着,形成一小截绿色的林荫。林荫倒映在水中,碧绿连着碧绿,让这一处的风景有种曲径通幽的静谧感。
最前面一颗树与众不同,树上开满了一簇簇的白色的小花。由于连着下雨,好多花朵都被打落在树下,地上铺了一层白色,特别醒目。
蹲在地上,看着一朵朵小白花落在淤泥上,洁白又孤独,心头上涌上一种淡淡的忧伤。
无可奈何花落去,美丽总是如此脆弱。
想起那句“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伤感之情才得以慰藉。
走了一段,靠里岸的堤边出现一垄垄的菜园,菜园里的绿意盎然的景象吸引着我走近菜园。
最打眼的要数长豆角苗了,它的藤蔓顺着插好的竹竿向上爬,高高的像一株株小树,片片叶子被充足的雨水灌溉的肥美又娇嫩。
冬瓜苗低低的伏在地上,一片片粗大的绿色叶子中分布着一根根白色的经络,叶子间紧密地挨着,把土地完全掩盖,让这儿变成一个小绿岛。
相较长豆角园和冬瓜园的生机勃勃,辣椒园显得势单力薄。辣椒苗低矮,叶子既不繁盛也不肥大,像丑小鸭一般在菜园里最不起眼。好在许多辣椒苗开出了点点白色的小花朵,为它增色不少。
第一次发现,原来菜园也可以用来观赏。
这个时间点,正是人们散步的时候。虽然下着小雨,但在河堤两岸散步的人也不少。
走至另一处跳岩处。跳岩的这边,岸边站着一位八、九岁的男孩,正在给站在跳岩上摆姿势的妈妈照像。跳岩的另一边,一位年轻的爸爸带着儿子在跳岩上玩水,妈妈则在岸边不停地拍摄着父子俩。
在跳岩边的河堤旁,一位中年妇女不顾下雨,打着赤脚蹲着,拿着棒槌在起劲地槌着衣服,旁边散落着一堆待槌的衣物。棒槌平时发出清脆响亮的“棒”‘“棒”声被小瀑布的水声稀释,显得沉闷又克制。
走上另一边的河堤。跟那边比,这边显得有些狭窄。河堤靠里面的上方基本上全是一道道保坎,保坎上方修的是一栋栋住房。
河水缓缓流着,碧绿的颜色让河水有种深不见底的神秘感。星星点点的雨点落入水中,形成一圈圈的涟漪荡漾开来,让平缓的流水显得很生动。
坡上的树上,传来一阵阵声音各异的鸟叫声,高低不一,婉转动听。时不时有一只小鸟停在你前路的河堤边休息,当人稍一靠近,便警觉地挥动着翅膀向对岸飞去。
这些小鸟的飞行各有各的特点,有的紧挨着河面低低地飞过,停在对岸的河堤。有的从这边的树上高高飞上那边的树枝头。还有两只小鸟特别自恋,像是怎么也看不够自己容貌的美女照镜子般,沿着河水的方向在河面上低旋,不知疲倦。
我在这两处跳岩的中间路段来回走着,走了三圈,用了一个多小时。
在身、心、眼得到彻底放松后,我走上了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