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学生所问,其实都是我辈不明白的地方。前两天还羡慕他们,可以向先生请教心中的疑惑,现在看来我们也算与先生对话,直接受先生教导了,况且,今天的我们看到传习录,可以更系统地学习,善莫大焉(虽然囫囵吞枣下仅一知半解)。
先生说,意不等于诚意,知不等于致知,物不等于格物。此间并非现在的我们所理解的名词与动词的差异,而是修行程度的不同,是次第行进的不同阶段。到"无一毫之不尽"的功夫,才算诚意、致知、格物。
先生以温凊举例,温清做到无一毫之不尽,谓之格物,此时,温凊的良知方显现,而后温凊之意始诚。这里的顺序是:格物、致良知、诚意,可先生在前面似乎说过诚意正心在格物致知之前,该怎样理解呢? 这两年陆陆续续读了些经典,总能发现一些与常识不符或看上去前后矛盾的地方,开始不理解,后来发现只是环境变了、或对象不同了,或是圣贤把理掰开揉碎后的便宜之言。由此可知,圣贤们确是因时因地因人施教啊!
先生讲到文王不葬等例子,为的还是说明为何要致良知。我们为人办事,求诸其心一念之良知,比考经据典更为根本,且不说很多情况下无据可依,即便有典可考,也常出现不遵循的情况。想起以儒道治企的方太公司,在应对迟到时,罚款的规章制度治不了,通过唤醒员工的良知、羞恶之心,反倒卓有成效了。
先生又讲到多闻多见不如诚意正心的修行,我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邮差也行万里路,如果只有多闻多见却无心性的磨砺,自不是我们学习的标杆。但我理解,先生也不是说不需要多闻多见,还是要博学,同时还要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只要在诚意正心的指引下,多闻多见也是事上磨。先生之所以如此说,是反复告诉我们要抓住根本,因为我们俗人多因俗名俗物而去追求多闻多见,那就是舍本逐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