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我是在之前看的 在我还没有看到导演下跪求片的时候就去看了 文化精髓的确存在,就凭着焦三爷的那股硬气,这部剧还是成功了,塑造了一个为艺术献身的灵魂,生,唢呐在,死,唢呐陪。文化艺术交流没落的确有自然规律,有时候我们无力更改,唯一能做的,也就是铭记了。说百鸟朝凤是一部文艺挽歌,确实也再恰当不过了,能让它永久弥留的就是载入史册。我们无法阻挡时代的变化,更无法阻挡乐器的更替,有盛就有衰,所以只能载入史册来铭记这种艺术。电影通篇有方言也有普通话,以一种叙事风格讲述了没落的唢呐文化,也揭示了兴衰的演变,人物塑造有对比也有烘托,我想到了去年的山河故人,真的,他们都是宛如画作一般的以人物刻画来显现在你面前,其中感悟自不必多言,影片都没有什么非凡的视觉,强大的渲染,但就是这种平常平常的深入人心。焦三爷,铁骨铮铮的一枚硬汉,对唢呐却表现出了无限柔情,是唢呐融化了他,和他合二为一,所以他对唢呐的那种深情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代替的了的。焦三爷无疑是影片中最浓墨重彩的一个人,重在他对唢呐表现出的一丝一毫,从收徒开始,再到选继承人,他都是思虑的周周到到,我们需要像焦三爷这样的人,也需要唢呐这种文化的传承,最后将唢呐班交给天明,他是再放心不过的,因为天明身上的那种柔情那种正义那种有情有义的人,是再适合不过的了,无奈的是,总会有没落,当洋乐队席卷而来,唢呐再也不能独撑一面了,这就意味着一直骄傲坚持的唢呐班将不能再那么辉煌了,从不行接师礼的那刻开始就注定了,注定了这样的结局。不过文化终究是文化,可以没落,但不能没有。我们可以载入史册,可以铭记,可以留芳。当他们最后在北京看到街头一位老人吹着唢呐卖艺时,心中万般思绪,既自豪又悲哀。可是这门艺术终究是传承下来了,一切都是值得的。
记于 观《百鸟朝凤》后。
2016.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