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婴儿阶段所发生的焦虑带有精神病的特质,导致了自我发展出一些特别的防御机制。我们可以在这个阶段找到所有精神病的固着点。婴儿期带有精神病性质的焦虑机制以及自我防御机制对个体发展的各个层面——包括自我、超我与客体关系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客体关系在刚出生就存在了第1个客体是母亲的乳房,对婴儿来说被分裂为好的(满足他的)与坏的(挫折他的)两个不同的乳房,这样的分裂导致爱与恨的分离。 第1个客体关系隐含了内射与投射的机制,从生命一开始,客体关系就受到了内射与投射的两种机制以及内在和外在客体与情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这些过程参与了自我与超我的建立并且为半岁开始的俄狄浦斯情结奠定基础。
如果被害的恐惧过强,使得婴儿无法修通偏执分裂位置,那么抑郁位置的修通也将受到阻碍。这些失败可能导致退行性的增强了被害恐惧,而且强化了严重精神病的固着点。在抑郁位置期间引发的另一个严重病症可能是后来生活中的躁郁症。在发展障碍比较轻微的个体上,与上述相同的因素强烈的影响他们选择神经症。
把抑郁位置放在早期儿童发展的中心,因为随着将客体作为整体的内射,孩子的客体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把完整客体之备爱与被恨的两方面相结合,就引发了哀悼与罪恶的感觉,这些感觉暗示了孩子在情绪与智力生活上有了重大进展。也是个体是否会出现神经症或精神病的关键所在。
某些我们从后期自我中所得知的功能与生命意识就存在,而其中较显著的处理焦虑的功能。我相信焦虑来自于有机体内死亡本能的运作感觉,如同灭绝的恐惧以被害恐惧为表现形式。对破坏冲动的恐惧似乎随时可以依附在客体上或者被体验为对无法驾驭过于强大的客体的恐惧。原始焦虑的其他重要来源,使出生创伤分离焦虑以及身体需求受到挫折,这些焦虑的体验,在生命初期就被感觉为是由客体造成的,即使这对客体被感觉。但通过内射机制,他们便成为内在的被害者加强了对于内在破坏冲动的恐惧。破坏冲动被部分向外投射死亡本能的转向。而且我认为他是附在第1个外在客体即母亲乳房上。
内射是源于死亡本能的向外的转向,而在于自我摆脱了危险和坏东西,从而有助于自我克服焦虑。自我也用内射好客体这种防御机制来对抗焦虑。孩子在处于满足的状态下,爱的情感会转向满足她的乳房,而在挫折的状态下,恨与被害的焦虑则会依附在挫折她的乳房。理想化是被害恐惧的必然结果,也是源自于本能欲望的力量。这种本能欲望旨在无限的满足,因而创造一个永不枯竭却始终丰满的乳房形象,这个形象就是理想化的乳房。
在以幻觉性满足中有两个互相关联的过程,在发生全能的创造理想客体与情境以及同样全能的毁灭客体与痛苦的情境。这些过程的基础就是客体与自我的分裂。自我的某些部分分裂与投射进入客体的过程,对于正常的发展与异常的客体关系都有非常重要的。内射对于客体关系的影响同样重要,对好客体的内射是正常发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