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参加舅舅家的家庭聚会,舅舅远嫁日本的女儿回中国省亲,这又要回去了。
两个月前, 舅舅参加小辈的婚礼,回家竟然迷了路,半夜才摸到家,把亲戚们吓得不轻,都认为他有了老年痴呆的前兆。
餐桌上表妹哭的稀里哗啦,想让老父亲去养老院,但父亲说啥都不愿意;请一个保姆照顾日常生活,虽说亲戚可以经常探望,但表妹也还是不放心。
想起早年看过许鞍华导演的《桃姐》。桃姐(叶德娴饰) 从Roger(刘德华饰)的外祖母开始就在他家里帮佣。后来,Roger的父母带着妹妹移民美国,香港就剩下Roger与桃姐这一对少主老仆。
桃姐象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Roger,而Roger确实就是个大少爷作派,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冷漠而又任性。
直到桃姐中风,生活上乱了套,Roger方如梦初醒:桃姐在她家已经快60年了。
影片展现的就是桃姐中风后直到去逝这段时间Roger以及他们全家人的反哺,因为种种原因,只得在桃姐的要求下,把桃姐送进老人院,而自己奔波于内地和香港,只要有时间就陪伴桃姐散步,吃饭,回忆往事,给她惊喜。
刘德华、叶德娴两位大明星洗尽铅华,在市井小巷、普通民宅中或牵手而行,或温和调笑,普通的如同我们。
影片也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歇斯底里的悲欢,Roger每次深夜回家习惯性地驻足仰望家中那一窗桔色的暖,桃姐住进老人院后,每天翘首以盼地张望,桃姐的最后时刻,医生建议让桃姐自然地离开,Roger痛苦地决择,盈着泪水为桃姐捋平头发、拉好袜子……这些无声胜有声的情节,让我们伤心,也让我们倍感温暖与感动。
最打动人的,这不只是电影,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原型是香港嘉禾影业公司的监制李恩霖和从13岁就在他家帮佣的孤儿钟春桃,桃姐最后的时光能被“干儿子”这样精心地照顾,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情浓于血”的人间大爱。
还有导演许鞍华,拍这部片子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独身,与自己的母亲一起生活。她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自己既是李恩霖也是桃姐。她拍电影的时候,不能陪妈妈,就会很愧疚。想到自己就是即将孤零零老去的女人,就会恐惧。可能正是因为有这么感同身受的感触,才拍得出这么细腻这么有人文情怀的影片吧!
影片中的老人院是真实存在的,除了几位主要演员,老人院里许多老人也充当了电影里的背景。
我们跟随着桃姐最后的两年,看到了重男轻女的阿婆,儿子不但影子见不到,说好承担一半的住院费都没付,前前后后只有女儿一边斥责着她把儿子当宝把自己当草,一边料理着老娘的生前后事;看到了只是因为老人院里有洗肾机,四十多岁只好先住进了老人院,反倒是年迈的母亲时来老人院探望的梅姑;看到了初进老人院气宇轩昂的校长,厉声训斥邻座中风老伯没规矩、邋里邋遢,最后力不从心地低吟“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落寞凄凉。
还有那许许多多不能自理的老人、不知什么时候就出现的状况、司空见惯的担架急救车……
我想,看过老人院这样的场景,是不会有人愿意去老人院的。
我们中国人,历来就有“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但是,这种传统思想,越来越被现实碾压得粉碎,怕是我们多数的人最终都要走上这条路。
这个现实问题不分国界与种族,由李恩霖、徐鞍华、叶德娴、刘德华用他们真挚细腻的情感和卓越的才华表现出来,打动了无数的评委与观众。
这可能就是这部影片获得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第48届台北金像影展、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最佳电影奖等众多奖项的原因。
这个现实问题也不分时代。
远在春秋时期我们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老先生就表达了“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小康的思想,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美好的世界。
这个理想的美好的世界,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身体力行地去创造。
所以我更喜欢看这部影片中表现的积极的温情的一面。
比如,Roger在桃姐第二次中风后,对自己的妹妹感叹:“世事就是这么巧,当年我做心脏搭桥手术,桃姐有健康的身体来照顾我。如果没有她照顾我,我不会那么快恢复健康;现在桃姐有病,刚好我有健康的身体反过来照顾她。如果事情的先后顺序倒过来,或许就不会像现在那么好了。”
比如,桃姐胆囊炎住院,Roger带着牧师去医院安慰,他们借着牧师的“一切皆有定时,哭有时,笑有时;生有时,死有时……”开起了玩笑,Roger说:血管手术有时,胆囊手术有时。桃姐被逗乐:叼奶嘴有时,进棺材有时。
他们三人掌心相握:“人生最甜蜜的欢乐,都是忧伤的果实;人生最纯美的东西,都是从苦难中得来的。我们要亲身经历艰难,然后才懂得怎样去安慰别人。”
Roger的妹妹一直嫉妒桃姐对罗杰的宠溺,最后不由得感叹:他宠你宠的也算值得了,你看你现在把她照顾的多周到。她也算是有福报。
是的,桃姐虽然最终也是住进了老人院,她早就看淡了“破扇无风,人老无用”,自己终将变成一个无用的、要被照顾的人这样一个事实,虽不情愿,不得已地选择了老人院;Roger甚至收回了出租的房屋,想让桃姐在那里安度晚年,终究未能实现,也不得已地选择把陶姐送进老人院。
然而,这两个不得已的选择,展现给我们的,是这样的温情与美好,我更相信精神上的富足与满足,才是心灵安宁与幸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