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充实的一天:上午卢校过来指导了我高级显微镜的用法;今天我上了四节课,听了两节课,其余时间在备课。今天的物理课,我根据批改作业反映出的学情,特意调整了习题课教学进度,将原本15分钟的习题课时间放慢至30分钟,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作业错题太多,知识掌握不扎实,能力训练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学生作业习惯和方法太差,在做题习惯上,两个班级只有一个同学画关键词,几乎没有人将错误选项的错误之处标示出来,我在八二班用课件展示了原来我学校优秀学生的作业,也展示了八二班做的最好的学生物理作业,还展示了我自己做练习册的做题痕迹习惯,我希望能够用优秀案例逐步矫正学生的写作业习惯,能够指引他们在作业方面越来越优秀。在我展示和上课以后,傍晚6点多就有个同学自发提前做了下一节的物理作业,他兴奋地拿给我看,我惊讶于他迅速的执行力和模仿力——他的物理作业有了详细的做题痕迹,和我展示的作业一样优秀!这件小事像一面透镜,折射出龙腾学生向上跃迁的巨大潜力!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教学科知识技能,还要教方法、教习惯、教思想、教观念,要激励、唤醒、鼓舞;作业时间放慢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和学习力不高,思维慢、思维模式差,解题素质较为薄弱,解题技能技巧和问题解决模式欠缺,我需要在前期课堂上放慢脚步,用较为详细的讲解和指引,训练学生,让大部分学生形成较为正确的物理思维、解题程序、解题模式,前期的慢,是为了后面的快,以慢求快。当然,也要充分考虑教学进度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薄弱学情,慢,需要控制在可控的程度内,这是教学艺术。
处理完习题后,我上了10分钟左右的新课,讲授了音调一个知识点。我发钢尺让学生做了体验性探究实验,客观上收发钢尺浪费了一点时间,但学生多了自我实践和体验,比老师单纯的演示要有深刻的多的印象和思维冲击,这一点苏霍姆林斯基多次说过,物理也是一门实验性学科,这一点无须再辩。但我需要努力的是,优化收发钢尺这样的器材准备环节,比如我可以提前规划,让学生课前自行准备钢尺,也可以课前把钢尺发给学生,或者带去实验室上课,学生时间宝贵,课时紧张,教师要努力做好课堂准备工作,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今天的生物课,我首先强调了课堂“三不”、“连坐”惩罚规则、留堂过关和家访规则。今天的生物课比上次课纪律好了一些,但是上课进程中仍然有三五个同学讲话,转身转头,自由散漫,目无纪律。我点名了四个同学,罚其中三个一节课内的教室内站立。下课后,我将他们带到办公室训话,并测试他们上课的内容,他们答的一塌糊涂,我对他们进行了处罚,并将他们的名单让生物科代表通报给班主任,要求他们明天课间来找我过关验收。总体而言,今天的生物课我没有发火,但这个班学生过于活跃,有几个男同学和女同学没有纪律意识,没有规则意识,他们总是会随意讲话,或者起哄,或者哈哈大笑收不回来。这需要训练,我也需要继续观察,继续总结改进,继续听其他老师的课,总结学生的特点,点面结合去应对。
今天廖主任和邓峰级长听了我的物理课,级长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给我提出了课堂改进建议,譬如板书留痕、控制好新授课和习题课的进程等,非常中肯。学生学情变化了,教师就应该牢牢记住“以生为本”四个字,及时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学导教”,顺势而变。但变中也有不变,例如认真备课的精神不能变、备课的知识点不能变、基本的教学技艺不能丢(板书、课件、语言、肢体动作、多媒体技能、作业设计、激励唤醒鼓舞),教育行业是古老的行业,教师有一颗智慧的头脑,把握变与不变的哲学辩证法,厘清传承与创新的边界,这个边界我认为是“以生为本”,魏书生说,要和学生商量着教书,商量着育人,这是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6点下课后,我留下了三个物理作业差、知识技能掌握差的学生,通过提问并让学生讲题的方式考查他们是否弄懂了题目,是否理解了知识。我发现情况不乐观,我拿出一些相似题,大约8道题,让他们做巩固检测,批改后再让他们给我讲题,在讲题的过程中,我则适时纠正他们错误的思维模式,并传授背诵、理解、复习等学习习惯以及推理、想象、估算等思维方法,赞可夫说“教师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是可以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的学生的。”是的,龙腾没有差生,只有暂时落后的学生,期待付出能有所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