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节选了《瓦尔登湖》学习,突然间被梭罗那种对孤独的的追寻震撼。世界灯红酒绿,我独自一人来去。
已经过了小学生手拉手上厕所的年纪,固然想要一个同伴也变的高山流水知音难遇。
越长大越孤独。
1.
小学的时候全班30个人,你们都是好朋友。中学的时候全班40个人,你和一大半是好朋友。高中的时候全班50个人,你可能只有10个好朋友。
然而上了大学,学院里好几百人,也就那么一两个聊得来的好朋友。
一上大学心理老师就说,不要觉得你和谁谁谁一个宿舍一个班了你们就必须成为好朋友,要理性面对成长的孤独,大学这么大,怎么会没有朋友。
成年人的世界里朋友是个奢侈的字眼。每个人都想和能帮到自己的人称兄道弟,却把那些能让自己哈哈大笑的冷落在角落。
人人都想乘凉,却没有人愿意种树。
梭罗的孤独又和看破红尘不一样。
前者心怀理想负重前行,后者心灰意冷举步维艰。
网上流传这样一段对话:
“你咋一个人吃饭?”
“我怕半个人吓着你。”
单独吃饭的人,最怕被问到的问题就莫过于此,可能我觉得一个人吃饭并没有什么,可是你那个同情的眼神真的让我很另类很尴尬。
可怕的从来不是孤独,邪恶的都是人心。
《最好的我们》里面有个学习很好的女生,不屑于耿耿简单为伍,不愿意别人讲题不想分享自己成功的秘诀。你没有办法因此去评论别人的好坏,我觉得最重要的事就是活的简单。
2.
和朋友小钊聊天,她说从前总觉得大家相遇便是缘分,宿舍友情情比金坚,现在啊什么事都愿意自己单独去做。
从前买糖葫芦都要买两份,就怕不够分,现在一回宿舍插上耳机自己做自己的事。
最蹩脚的戏码也是最伤人的戏码。
宿舍约好一块出去看电影,小钊接了个电话就被莫名其妙抛在了后面,直到舍友该进放映厅了才想到拿着票的小钊。
三人行被忘记在后面的人,总会有热心的人劝他要放手。
心态的转变也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自己一个人岂不是乐的舒服自在。
真的没有必要做到你所谓的合群,低质量的迎合他人最后浪费的都是自己的时间。
友情也好爱情也罢,最舒服的状态是我愿意邀请你和我一同完成这件事,但是如果你不方便的话,我单独也可以。
你的出现是锦上添花,如果有你我会更高兴,如果没有你那我就走啦!
3.
在大学的校园里浸了大半年,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也在慢慢显现。
Mern从一开始就是个“另类”,舍友瘫在床上打游戏的时候,他全心全意忙着准备文艺晚会,周天舍友睡懒觉打呼噜的时候,他早早起床去养老院孤儿院。
最后的结果是舍友还是舍友,他却被好多学长学姐争着举荐为部长。
然后不出所料的是,他被舍友孤立了。
早上起床不叫他,看着他去上课也不提醒一下是单双周,在他休息的时候故意大声说话。
在一个屋檐下总会有交集,舍友让每一个交集都充满矛盾,仅仅就是因为Mern的不一样。
放一句很俗的话:“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对”。
4.
刚上大学时,朋友圈满屏的怀念高中怀念旧友,“xxx,好想和你一个大学”,到后来慢慢的也开始或有了新伴,或习惯了独处。
如果说大学是个小社会,那么你第一课要学的就是独立的孤独。
没有人会督促你作业,没有老师等着你上课,没有桌子是属于你,你都得慢慢习惯。
做梭罗漫步在瓦尔登湖烂漫的花草里,做三毛起舞在撒哈拉沙漠的狂风里。
享受一个人的自由,去摸索属于你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