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恋上钢琴曲,非常喜欢听钢琴曲。按作曲者搜着听,听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音乐,内心本是快乐的。但就发生在刚刚的一件事情,我自己做的事情却让我匪夷所思。我竟然百度关键词“每天听钢琴曲的好处”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下意识的搜这个。我不是喜欢的么,对于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我为什么要寻求什么好处?
小时候喜欢跳舞。就算是父母反对也要去。就算是压腿压胯压腰压的疼到哭依然觉得我要继续学下去,因为是我真正喜欢的东西。我喜欢随音乐起舞,我努力把每一个动作都做好。当时的我并没有考虑到所谓的陶冶情操,锻炼身体,矫正体形或受到人家羡慕的赞叹。我想到的仅仅就是我喜欢跳舞,并且我在跳,我在努力。
太多的中国人活得太功利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因为要参加高考考上好大学。为什么要考大学,因为考上好的大学有面子,将来还能找到好的工作。而为什么要找好的工作呢,可以给自己带来好的生活,物质方面的,也有更多时间去追求精神层次的东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来我们精神所追求的东西必须是在物质有保障的情况下而决定的。但是有太多的人在满足物质之后就再也找不到自己内心需要什么了。(当我们嘲笑放羊娃的梦想时,有没有发现其实自己也是放羊娃)
从小到大一路走来似乎太清楚不过了。为什么要读那些书,是因为老师规定,课外必读。人家都读了,我怎么可以不读呢,那样显得自己多没有精神追求。
为什么要学数学,因为要考数学。数学其实与美术音乐一样都那么美,为什么我们永远却感受不到它带来的美,而在题海中挣扎,然后痛恨数学。你有没有觉得,当你离开高中后,你再也找不到那种独立解出一道非常难的数学题时那种难以描述美妙的感觉。我至今还记得,有个周末,我做数学报纸做到很晚,大概一点多的样子。当我做完最后一道超难的解析几何时,我的心情太棒了。我做完后并不觉得累,思维高速运转着,我到阳台上吹风,仿佛空气都是甜的,吸一口满满的都是能量。因为我知道,我那张报纸做的肯定是对的,毋庸置疑,就是那么自信。这种感觉自从毕业后再也没有感受到。现在没人逼着,怎么可能花两三个小时来完成一套数学题?
为什么学英语。答案还是很简单,高考考英语啊。学校从来没问过我们喜不喜欢,但每个人都要学然后考。记得初中的语文老师,是哈尔滨人。她当时义愤填膺的跟我们全班人发过牢骚。为什么教师凭职称要考英语,我从小学的是俄罗斯语!俄罗斯语!!!我这么大了,工作这么忙,难道要为了这个职称从头去学26个字母么?!真的也是无奈啊!
现在社会上英语的辅导班培训机构各种各样的,为了升学的,狂做应试练习。为了工作的,就算你四六级都过了,还得去上个外教口语课。翻译培训,商务英语培训,出国英语培训,各种各样。当然还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全英语幼儿辅导班。各种双语幼儿园也是遍地开花。好好的中国公民,中文还没说利索,一个个开口都讲起了英语。还有,据消息称2017年英语要退出高考,此消息一下,全国都震惊了。因为这是一整个系统啊。我在学习公共政策制定时,老师说到过。英语如果不参与高考了,那么势必全国的英语专业会减少,招生人数也会大大减少,像我们这种工科类学校也许就不招生了。当社会不再大量需要这些英语人才就会影响学校的就业率。孩子们不再学英语,意味着不需要那么多的老师和培训机构,意味着大量的英语教师失业。所有这一切都是个环,环环相扣,互相影响。
昨天在等上课的时候,不断有家长询问,这个课程多少钱,学完之后能达到什么要的水平……似乎听起来很正常的问题,其实是非常功利的。为孩子花钱报班也许并不心疼钱,一味追求效果,而不看孩子是否真正喜欢。还记得一个孩子说我学钢琴是为了学吉他。这听上去多么的可笑,因为妈妈说考到十级之后我就可以学吉他了。孩子说吉他时看上去特别开心幸福,对他来说想要实现吉他梦,先得完成妈妈的钢琴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不心疼钱,也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反复用几句:父母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这么不体谅父母呢!这都是我们的血汗钱啊!我们能害你么!绑架着自己的孩子。就算你不心疼钱,请心疼一下自己的孩子吧。当孩子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你可以为他选择,当他明确自己喜欢的东西时,请也为孩子多考虑一下吧。不要再活的那么功利了,这世界上弥漫的功利味道还不够浓到让我们觉醒么!
做自己想做的事,见自己喜欢的人。世界换一个角度看,一点都不一样。不要固步自封,不要陷入自己的烦恼与忧愁,世界那么大,请不要活在别人的眼中,把真正的自己找回来。努力告诫自己,人不要活得太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