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章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民治国,能不知?天门开阉,能无雌?明白四达,能无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灵魂与形体合二为一,能永不分离吗?聚集精气而达柔和,能像婴儿一样吗?清除杂念而观照心镜,能没有纰漏出现吗?爱护人民而治理国家,能做到“无为”吗?感觉器官而开合之,能做到柔静如雌吗?内心明白而四通八达,能表现得如同一无所知吗?生长万物,蓄养万物,生长而不占有,蓄养而不自恃有功,统率而不自以为是主宰,这就是最高深的修养了。
历代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在讲养生修行之道,特别是我们对道教的认识涵盖了道家的认识以后。我个人认为这是老子在认真观察自然,学习自然的感悟。开头六句提出六种情况、六个疑问:“能无离乎?”“能无为乎?”“能如嬰儿乎?”“能无疵乎了”“能为雌乎?”“能无知乎?”这六个问题实际上是老子面对天长地久的自然,思考人类社会生活之道。问天道,求人道。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是说一个健全的生活必须是形体和精神合一而不偏离。“抱一”即是抱“道”,能抱“道”,即是使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可达到和谐的状况。
“专气致柔”是集气到最柔和的境地。“气柔”是心境极其静定的一种状态。如同中国气功的气守丹田,让精神和意志汇聚,似上善若水,利万物。
方法就是,“涤除玄鉴”洗清杂念,摒除妄见,而返自观照内心的本明。客观地观察世界运动本质。
“无离”、“无疵”、“如婴儿”、“如雌”是说形、神的最高境界修炼。
我们人类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拥有自己的精神与意志,人类利用自己的精神和意志来思考和判断,从而来理解世界。这也就有了人类灵魂的特性。但现实中我们人类的灵魂和肉体大多数时间处于分离状态,它们是经常不在一起的。通常我们的灵魂要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但我们的肉体却无法承负,这样就容易使我们的万丈雄心经常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表现的极其脆弱。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正是我们人类最大的烦恼,它带给我们心理与生理的失调。那么我们有没有灵魂和肉体合而为一的时候呢?当然有,那就是婴儿时期。那个时候我们初涉世事,万事皆清,正是处在混沌的状态。感觉不到任何人为的不愉快,也不会去有意识地判断事物的发展情况,只是顺应自然,当然就不会有烦恼与痛苦。然而当我们长大成人的时候,随着阅历的增加、智慧的开启,对待事物的看法就加入了我们的主观认识,就没有了婴儿时期的混沌和无忧,灵魂和肉体的剥离,也就没有了初涉世事的简单与清纯。所以老子说“专气至柔,能婴儿?”老子认为要想使身心达到平衡就必须做到心境极其静定、清洗杂念、摒除妄见,懂得遵循和学习自然规律。
心如明镜台,万法归宗。也就成了中国文化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以镜喻心”,这又绝非佛门的独家发明,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由来已久。《老子》帛书乙本,“览”作“监”,而“监”实为古“鉴”字,也就是指镜子。老子所强调的是,人只有保持如明镜一般虚静乎和的良好心态,才能观照宇宙万物的变化及其本原。
老子的这一思想对后来禅宗思想的产生具有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产物,印度佛教只有“禅”而没有禅宗。禅宗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又因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所谓众生心性的本源(佛性)为主旨,故而也叫作“佛心宗¨。相传菩提达摩从南, 印度来到北魏,提出一种新的,禅定方法,开创出全新的教派。其传法于慧可,慧可传法于僧璨,僧璨传道信而道信传弘忍,弘忍以后,因其弟子神秀和慧能在修习悟道的方法上发生分歧,从此禅宗又有北、南二派之别。当年,神秀和慧能之争就涉及“镜心之喻”。
这两位禅门大师,各有一首阐述自己禅学见解的诗偈,神秀的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惹尘埃。”慧能的偈,则与之唱反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二偈表明了他们彼此理论的分别所在。神秀认为,佛性人皆具有,但为俗尘所障,因此要时时拂试,不断修习,成佛才有可能;慧能却提出,心性本净,本来是佛,用不着经过繁琐复杂形式便可进入佛的境界。
万法归宗,按老子的理解:一是把对“道”的观照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玄”即“道”,“道”即“玄”。一切观照都应该进而上升到对“道”,也就是对于万事万物的本体和根源的把握,这才是认识的最高和终极目标。这一思想,对于后世中国艺术总是追求那超越外在形似之上的“神似”,无疑有重要启迪。二是要求现“道”者务必排除主观欲念和成见,保持内心世界的空明虚静。应该说,老子的这一认知更朴素,更接近真理。老子讲的是宇宙和自然的规律,也可以称作是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只有认识这些规律,顺从而不违背这些规律,适应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一旦我们人类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那么我们一定会遭到残酷的报应和惩罚,甚至会带来灭顶之灾。
本人感叹道:老子不愧是中国历史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
2019-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