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0《从优秀到卓越》总复盘
2024年12月20日,今天是我加入长江读书会的第129天(18+30+31+30+20)读这本书,我最有感触的是两张图,一个目标
一、一张刺猬理论三环图
刺猬与狐狸的对比
狐理:同时追求很多目标,把世界当做一个复杂的整体来看待,思维凌乱或扩散,没有统一观点。
刺猬:把复杂的世界简化成单个有组织性的观点、一条基本原则或一个基本理念,发挥统帅和指导作用
刺猬理念的核心
深刻思想的本质是简单。刺猬理念强调简化复杂问题,抓住核心,形成统一、明确的观点或理念。
公司需要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擅长、最感兴趣以及最能获得回报的领域并聚焦于此。
三环理论
1.你能够在什么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这要求公司具有穿透性的洞察力,识别自己在哪方面拥有成为最好的潜能。
2.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量。公司需要了解如何最有效地创造持久强劲的现金流和利润率。
3.你对什么充满热情。热情是刺猬理念的一个关键部分,公司应只做那些让员工感到充满热情的事。
刺猬理念的应用
刺猬理念不是要成为最优秀的目标、策略、意图或计划,面是对你能够在哪方面成为最优秀的一种理解。
实现跨越的公司懂得,做擅长的只是变得不错,一心专注于有潜能比其他公司做得更好的事,才是通向卓越的唯一途径。
实现跨越的关键
实现跨越的公司最终掌握刺猬理念时,它们没有对照公司特有的愚蠢而今人厌烦的虚张声势和大吹大擂。
学以致用,我最近的工作中就切切实实地会这张三环图做了一个工作分析。
我目前在单位负责行政和风控,我做过天赋优势解读,我属于学习、搜集、分析、思维、战略、统筹等行动交付、策略思维比较靠前的,但是我的取悦、沟通、适应、交往等社交推动、人力整合却比较靠后的。所以我比较擅长的是数据分析、风险把控,但是与人沟通能力相对较弱,比如年底KPI考核指标如何定,设哪些项目、系数、计算公式对我来说都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给人做思想工作,圆滑与人相处,信口开河对我来说却比较难。前段时间,我对做业务也是蠢蠢欲动,我就去咨询我的老师,老师建议我应该选择自己擅长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使蛮劲,做业务是会收入高,但是有可能会给自己造成精神压力,幸福指数反而会下降。参照老师的建议,我选择继续做风控工作,同时培养下属,拍背鼓励,多表扬,下属分担的工作越多,承担的职责越多,越可以给自己省出更多的时间来提升、来规划部门的发展,个人事业的发展。
二.一张飞轮图
同时搜索了一下亚马逊、华为、海底捞的飞轮图和厄运之轮
从优秀到卓越就是这么简单:做第5级经理人、先人后事,直面残酷现实、刺猬理念,训练有素的文化、技术加速器,转动起飞轮,积累力量,实现跨越。
第5级经理人:这些经理人具有谦逊的个性和坚定的意志,将个人的谦逊品质和职业化的坚定意志相结合,建立持续的卓越业绩。他们通常不爱抛头露面,保持低调,但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
先人后事:实现跨越的公司首先确保拥有合适的人才,然后才考虑战略和愿景。不会适的人才会被替换,强调“合适的人”比“优秀的人”更重要。
直面残酷的现实:企业必须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保持信念和决心,即“斯托克代尔悖论”
刺猬理念:企业需要简化复杂的决策过程,专注于核心优势和市场机会,避免被能力紧箍咒所限制。
训练有素的文化:拥有训练有素的文化可以减少企业的层级和管理控制,依靠员工的自觉和专业技能来实现卓越。
技术加速器:技术不是首要工具,但精心挑选的技术可以加速企业的转变过程。
飞轮效应:卓越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积累,而不是一蹴而就。
通过持续的努力推动公司像飞轮一样转动,最终达到高速运转的状态。
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教我们,要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然后装进脑子里,以前不理解,现在明白了,我们一起共读分享的过程就是在把书读厚,复盘的过程就是在把读读薄,最后装进脑子里的就这张图。就是刺猬理念说的,大道至简,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真理往往简洁明了。
读书、学习,我们不仅应享受学习的过程,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有一个东西我不懂了,我买了一本书,我来学,又会学到一些东西,但是很多学习的人就会表现在报了很多的班,买了很多的书,可能都来不及看和消化,但是他仍然会继续买新的课,买新的书,学习不仅重在第一个字学上,更重要的是在习上,在实践,在推动飞轮转起来的动力上。
三.胆大包天的目标
原来的时候认为“使命”“愿景”是在喊口号,喊那么多口号干什么?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长江读书会推动壹亿人每天读书1小时。最近读书让我觉得“使命”和“愿景”,真的是非常非常的重要,这也是斯托克代尔悖论所说的,有使命感更有力量,才有坚持下去的信念!想都不敢想,更别提做了。所以要海阔天空地想,脚踏实地地做。我也要设定自己的胆大包天的目标,向宇宙下个订单,万一实现了呢?
行动点:写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