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早上不到8点,荷云问我这周时间如何,当时我正兵荒马乱的在上班前赶去女儿学校的传达室取作业,她昨晚发烧了,今天不能上学,给班主任请假后老师说把作业放到传达室了,让我们去拿回来,我本来不想拿了,她说反正不烧了,还是把作业做了吧,迟早都要补。
队友周四要出差,周六才能回,周六下午公司有个培训,算下来我也就只有周三和周日有时间了。周三比较仓促,我下班过去虽说是有点远,但如果成行也可以,我就觉得我得顶她。她巴心巴肝的张罗,贴钱又贴米,图啥呢?一个体制内国有银行的处长,请她吃饭娱乐的人多得很,她给人说,来我画室,我约了减压冥想的老师,一起,这个东西很好的!
就冲这个,别说我们是中学同学这么几十年的渊源,哪怕她是一个刚认识的朋友,我也会顶她。
想起4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全国封城来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做线上公益,我每天只睡4个小时,和我的老师录了无数的音频视频,每天开好几场的公益培训,就是为了给几百个社群,近三万人一起来做情绪调节的这个“小事”。
当时我们能给到大家的就是,组织大家在同一个时间,在地图上不同的角落,集体做减压冥想的练习。
每天连续,无一间断。
8个月后我们做了一次统计,95%的人不再恐惧和焦虑,绝大多数时间可以和家人平和相处;近80%的人自己的很多小病痛,比如经常头痛,感冒,鼻炎啊这些小毛病神奇的隐匿了。
我从来不喜欢把自己叫做修行的人,但我可能是实修得最让老师满意的学生。
所以,现在荷云在做的这件事,我自己一定要顶。
二。
门头沟的鹤云山房,是荷云自己的一个工作室,她自己学习书法画国画颇有年头,也能汇集国内很多有独特性的国画老师们。9月22日我们在这里尝试体验了第一次冥想沙龙:
紧接着,国庆节,试一把大点的,我们组织了一次两天的活动,有冥想,国画鉴赏,还有吟诵的练习。吟诵练习是我们另一位高中同学,吴峥老师来做的。说实话,不管专业也好,业余爱好也好,我们仨都是“正门正派”学出来的,并没有想组合起来设计一个所谓的“商业产品”,就像那次活动和大家说的:
“这个活动的初心,是为了让有缘相聚的好朋友们能够在这里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希望能够激发每个人内心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在这里,我们不只是一个倾听者,也是一个参与者,更是一个传承者。希望大家通过吟诵感受古诗词的韵律之美,通过冥想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通过国画体验笔尖下的世界与自然。在这段旅程的终结,愿每位伙伴都能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发现新的生活维度,激发内在的创造力,遇见一个更加完整、更加和谐的自己。”
在这之后,基本每个月荷云都会组织大家做一两次冥想沙龙,因为门头沟太远了,她就把她六里桥的画室贡献出来,丹丹作为小助手,还会给大家做晚饭。画画的,掼蛋的,冥想的,都可以来。
每次活动前她都极力邀请各路朋友们,很多人都会回复她,冥想啊,可我坐不住啊,她就说,来掼蛋也可以啊,就是大家一起玩嘛。有时候别人会多问两句,她也不知道如何解释,冥想不是单纯的打坐啊。就叫我加上对方微信,给大家耐心解释。其实从心里她就是希望大家都能体验。“我们不是叫你来庙里打坐唉,当你沉下心来体验就知道是真的很有意思”。
三。
借这个机会,解答一下常见问题。希望你能耐心看完这些文字。
1. 我无法盘腿坐太久,冥想一定要盘腿吗?
绝对不是!冥想的核心不是姿势,而是专注和放松。如果盘腿让你感到不适,你可以选择坐在椅子上,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地面;甚至可以躺着(但别太舒服,以免睡着)。关键是找到一个你能轻松保持的姿势,让注意力更集中在练习上,而不是身体的疲劳上。
2. 我坐不住,总觉得心里很烦躁。
这是正常的!对于初学者,带领者能帮助你找到专注的方向,比如让你关注呼吸、身体的感受,或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你放松。当你更熟悉冥想后,可以逐渐减少对引导词的依赖,自行进入状态。但在开始阶段,引导词相当于一座桥梁,帮你从日常琐事切换到冥想的状态。
3. 我觉得这么坐一个小时太无聊了。
完全可以不用只是“坐着发呆”!冥想有很多形式,并不是单一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事实上,带领者通常会在冥想过程中引导你进行多样化的练习,帮助你进入更深的状态,而不会让你觉得枯燥或无聊。
例如:呼吸练习、身体扫描、动态冥想,如舞动冥想或行走冥想。随着音乐缓慢起舞,通过感受身体的每一个动作,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的律动中,这同样是冥想的一部分。
4. 我觉得自己状态挺好的,不需要做冥想吧。
你的情绪状态良好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冥想的好处远不止于调节情绪,它对身体健康也有许多科学验证的积极影响,即使在你感觉良好的时候,冥想依然能成为提升整体健康的工具。
例如:降低血压和心率、促进免疫功能、改善睡眠质量、延缓衰老等。
冥想就像身体的“健康体检”,它可以帮助你在情绪稳定时维护健康,在身体有隐患时及时调节。把冥想看作是给身心的一种投资,无论当前状态如何,它都能带来长远的好处!
其他关于冥想的一些知识。也是很想和大家分享的。
虽然我认为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太多途径获得知识了,但一个更有趣的发现是,筛选知识其实是需要过程的,寻找知识的路径的确是变短了,但是筛选知识的漏斗也变大了。
关于冥想的本质:
冥想是一种通过专注和觉察,使身心达到平衡与和谐的练习。其核心在于调整呼吸、安定心绪,并通过内观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从而实现情绪管理、压力缓解和精神提升。冥想的效果已被诸多科学研究验证,其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以及认知能力方面的益处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长期冥想可以改变大脑结构,尤其是增强与注意力、学习和情绪调节相关的脑区,如前额叶皮层,同时减少与压力和恐惧相关的杏仁核活跃度【来源:Harvard Gazette】。
冥想的不同阶段与层次
第一阶段:专注(Concentration)
这是初学者的关键阶段,通过关注单一目标(如呼吸、声音或一个画面)来培养专注力。这个阶段的练习能帮助平静心绪,降低外界干扰对情绪的影响。
益处:降低心率,缓解压力;增强注意力,改善认知能力。
第二阶段:觉察(Awareness)
随着练习的深入,冥想者逐渐学会观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不被其困扰。觉察是实现自我认识的起点,有助于在日常生活中应对情绪波动。
益处:通过观察念头而非参与其中,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改善对情绪和压力的反应能力。
第三阶段:超越(Transcendence)
在这个阶段,冥想者超越了普通的感官体验,进入一种深度平静和专注的状态。此时,冥想不仅是放松身心的工具,更是一种内在探索的方法。
益处:提高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增强创造力和洞察力;帮助个体感受到更深层次的内心宁静。
如果有“大师”给你说,可以直接教给你高阶的“方法”让你如何如何,那就快点告辞。
冥想本质上是一个循序渐进、靠自己练习和内在领悟来提升的过程,而不是单靠别人“教”就能一步到位的技能。
冥想像是一场心灵的旅程,需要时间去熟悉每个阶段:
初阶:学习如何集中注意力,比如专注呼吸或感受身体,培养对当下的觉察力;
中阶:逐渐深入到更深的内观,能更自如地观察自己的情绪和思绪而不受其干扰;
高阶:达到一种超越情绪和思绪的平和状态,甚至获得深层的心灵觉悟或与整体的连结感。
带领者或老师的作用是提供方法和方向,比如通过呼吸练习、引导词或具体的冥想技术,帮助你打开一扇门。但走进门后,每一步都需要靠你自己的练习来巩固。
冥想的进步没有捷径,也没有终点,每个人的速度和深度都不同。与其追求“高阶”,不如享受每一次练习的过程,随着时间推移,你会自然发现自己的成长和内在的力量。
四。
最后,我想说的是。
一定要珍惜那个没事就叫你 “来做冥想啦” 的朋友。
荷云如果真的想找一个很高级,很专业的地方,做一次活动,相信按照她的人脉关系,肯定做得到。但那不是做这件事的初心。现在每次的冥想活动就像朋友间的聚会,我们也不是像大家兜售商业化的课程或“标准化”的培训产品。
带着好奇心和开放的态度就足够了。我们相信,真正的成长和改变源于内心的自然流动,而不是外界的强加。
一路走来,冥想沙龙从一次简单的聚会,慢慢成为了我们的心灵驿站。荷云的坚持和热情,是我们每次活动的灵魂所在;而每一位朋友的加入和支持,则是让这份初心得以延续的力量。
我们希望通过这件“小事”,带给大家一些不一样的感受:一段平静的时光,一份与自我对话的契机,一场无需刻意装扮的真诚相聚。
我们不追求做一个多“高级”的活动,也不想把它打造成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对我们来说,每一次活动更像是朋友之间的分享,是用一颗真心去照亮另一颗心灵的过程。
未来的每一次冥想沙龙,都期待着你的加入。
珍惜那个总是叫你“来冥想啦”的朋友,也珍惜每一次内心深处的宁静,因为它才是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
期待与你们相遇,一起寻找宁静、感受生活的美好。
202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