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陆陆续续的读了几本,有关自我治愈和情感关系方面的心理学书籍。这些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尝试去改变任何一个人。因为当你试着改变一个人后,只会出现以下三种结果:
第一种,是最理想的结果,他人被你改变了。但其实这个改变不是因为你,而是他自身想改变才改变的,你只是一个契机。
第二种,改变他人失败,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你会发现,往往你越想改变一个人,他越会反其道而行之。这是源于人格,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想要不受别人摆布,活出自己。你一味的要求他改变,反而会激起他的防御机制,产生叛逆心理,与你渐行渐远。
第三种,发生在父母对孩子的身上。如果孩子一直对你言听计从,那你不要觉得欣慰,这是件很可怕的事。他可能在儿时,由于无力反抗你的权威,而选择顺从,一直把自己的思想、念头压制在潜意识里,形成习惯。在今后的人生中,他会逐渐失去自我,内心积郁或性格极端。最终,他要么会变得自卑、胆怯,要么就可能变成一个违法乱纪的人。
你必须知道,这个世界上,无人能够变成你理想的模样。我们之所以想要改变别人,是因为大家都追求自由,把自由理解成了随心所欲。觉得自己是关系的主宰者,可以轻易的建立、斩断一切关系。
我们也常常会有一个期望,期望自己可以纠正过去一些不好的事、不好的人。于是,我们就把注意力放在了身边的人身上,期望他们为自己改变,来弥补曾经的缺憾。
书中说,想要结束过去,只有一条途径:接受。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直面过去的所有真相。学会接受后,我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发现自己才是问题的答案,由此,开始努力改变自己,获得自由。想要解决问题,就要先去寻找问题的根源。接着,要对过去释然,选择尊重过去,不再纠缠。毕竟曾经的事已成定局,无法更改,更重要的是活在当下,去展望未来。
一、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
1.习惯的形成:发生行为,之后得到了奖励,再一次次强化,形成习惯。
2.恶习惯的好处:愿望立即得到满足。“延迟满足”与父母对孩子幼儿时的训练有关,如果孩子想要什么就能立即得到,那么,他在长大后就会缺乏纪律感。
3.接受恶习: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每一个负面的、损害性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
4.把恶习当朋友:生命中的每一部分对我们都有帮助,不要去控制自己的缺点,学会从它们当中找到正面的信息。
5.寻找动力:保证自己的誓言能够坚持的前提是,必须给这个决定找到足够的理由。增强自控力根本在于,找到你真正爱做的事情。
6.培养好习惯:a.从最容易的事情做起。b.每天必须做一件事。c.每天必须消灭一个坏习惯。d.随机选择一个想法,坚持去实现它。
7.积极生活:痛苦本身其实只是一个信号,只是告诉我们,问题发生了,我们应该去改变。
二、悲伤是力量:
1.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你越想否认悲惨的事实,反而对你的影响越大。当你坦然接受了悲惨的人生真相,尊重内心的感受,不再去否认和较劲,你的心也就获得了解放。
2.每一次磨难都是财富:发生过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处理。怎样将学到的经验与教训,更好的利用,这才是最重要的。
3.对抗痛苦才会痛苦:一份体验不管它带来多大的痛苦,只要不作任何抵抗地沉到这份痛苦中,体会它、看着它,那么它最多半个小时后就会融解并转化。
4.变逆境为机遇:每一次挫折事件都是一次机遇,因为它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要把挫折看成一个可以完善自己的机会。
三、愤怒:
愤怒是必需的:好的愤怒,会阻止一段关系变坏,但针对的必须是导致你愤怒的那个人。这样,才能捍卫自己的空间,表达愤怒才会有效果。
四、内疚:
内疚:爱的关系中,付出和接受的模式被破坏。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不愿意给予,而是因为不愿意接受,不想承受内疚。只付出不接受的人,会觉得自己在这个关系中绝对问心无愧。而关系的另一方,就会觉得不舒服,时常内疚,最后做出逃离的举动。
五、恐惧很重要:
1.无须战胜恐惧:恐慌的背后,常藏着我们生命中重要的答案;恐慌程度越高,答案就越重要。对亲密关系的恐惧,是想试图告诉你,在亲密关系中,不要只关注自己。你必须学会爱人如己,学会倾听爱人的心声,学会理解与接受。
2.好好活着:亲人离世后,我们会陷入自责和幻想。这是一种自恋,我们夸大了自己的力量,却忘记了死亡比我们更为强大。
3.癌症是被压制的情绪:某种重要的情绪产生了,你拒绝接受,并把它极力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你成功了。然而,这一压制的情绪通过身体表达了出来。或许,癌细胞便是身体对这一被彻底压制的情绪的表达。
六、认识自己:
1.审视自己:任何一个你在乎的关系,其实都是一面心灵的镜子,可以照出你内心的秘密来。
2.刻舟求剑的游戏:成年的关系中,和童年的关系模式越像,我们的情感就会被激发得越厉害,而我们也就越有机会弄清楚自己。这个时候,我们要提醒自己一下:你又回到过去了。
3.学会反省自己:“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我把他当成了谁?”“这和我以前有什么相像的地方?”
4.聆听自己的内心:什么是内心的声音?就是你的感觉,你那些说不出来但又模模糊糊捕捉到的信息。这种声音,要学会聆听它,并尊重它。
七、让心回归自由:
1.学会接受自己:任何过去发生的事情都不容否认,因为否认自己经历的任何事情,就是在否认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所谓接受,即深深地懂得,任何事实一旦发生就无可更改,而且不管任何人,我们都不能指望他们为自己而改变。
2.父母是我们最大的命运:童年时所受过的苦,长大后我们会再受一次,不过,这次的受苦,目的是纠正童年的错误。
3.答案在自己身上:若想最快地获得自由,就要接受并尊重自己暂时难抵达最佳状态的事实。
4.接受当下:接受自己的悲伤、内疚、愤怒、恐惧情绪,它们在提示我们,你现在欠缺什么,应当弥补什么。
5.宽容自己,宽容待人:一个人外部的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在关系模式的展现。一个对自己太苛刻的人,很难做到宽以待人。相反,对自己苛刻的人,更可能的选择,是挑剔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