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书给学生听

        给学生读书,给学生读课外书,还真是我第一次实践。

        自从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使我更加明白了要学生读书,老师先要读书,让学生爱上读书,老师更要在学生面前读书。学生都有亲师性,都具有模仿性,在书中李镇西老师讲到自己基本上每堂课都要给学生读书,读关于爱国的书,关于励志的书,关于孩子青春期的书,关于红色革命的书……老师给学生读书的种类可谓是丰富多彩的,给初中生读书都这么具有魅力,更何况是小学生呢。

        在新网师的学习中,又发现很多优秀的教师们,不仅每日坚持啃读书籍,更是逮着机会给学生读书,在无形中慢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教室里散发着浓浓的笔墨气息,回荡着甜美的读书声。这是多么美好而奇妙的画面啊!

        面对四年级的孩子,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书给他们读呢,我的确犹豫了很长时间,同时搜集了很多的资料,也询问了新网师中认识的任瑞花优秀教师。真的希望第一次就能掀起孩子们心中阅读的小波浪。到底选择什么样的书呢,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灵光一闪,在给儿子读绘本故事《温柔的和体贴的》一书时,其中的故事内容感动的儿子想哭,我随口说了一句:“我要读给我的学生听,看看他们哭不哭”,儿子更是兴奋极了,“那你快点读给他们,看看想不想哭啊”!一听着,那就索性选择这本书当作我给学生读的第一本吧!当下的就是最好的。

        于是,第二天拿到了学校,一听,我要给他们读书,孩子们兴奋坏了,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从他们的这一举动中,我能明显得感觉到孩子是喜欢读书的,喜欢听故事的,只要我们善于去引导,善于去唤醒那个沉睡的种子,孩子们定能爱上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尽量融入故事之中,走进文本之中,语气、表情、动作尽量到位,孩子们则是听得认真,听得仔细,听得那是一个享受,在最后的环节,进行了一个小小的互动,给孩子们抛出一个问题,你从中有什么感受,在孩子们的回答中,我们总结出了四个关键词:感动、开心、想哭、惊喜。在倾听中,孩子们得到了精神的享受,有了自己的思考,这难道不比做几道习题好的多吗?

        读完故事之后,我又来了一个抽奖环节,看看谁是幸运读者,就可以得到这本书一个中午的阅读权,每个孩子都高高举起了手,当被抽到的孩子拿到这本书时,高兴的合不拢嘴,其他孩子则纷纷发出唉叹声,这声音听起来又是那么的悦耳,那么的让人窃喜,我知道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被渐渐地调动起来了。

        最后,为了满足每个孩子的读书欲望,决定从下周开始每人轮流上台,利用十分钟时间分享自己喜爱的故事或是读书给大家听,孩子们又是高高举起小手,更有甚者直接站了起来,那就随机点吧!按顺序进行接龙展示,被抽到的孩子又是窃喜一阵子。

        每个孩子本身都是一个故事,本身都能讲故事,本身都孕育着一个“小书虫”,老师们,家长们让我们使用不同的方式去唤醒那只沉睡的“小书虫”吧!让孩子尽情遨游在书的海洋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