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轻狂的时候,宿舍里进行过一场关于爱情婚姻的对话。
“如果结婚,嫁给你爱的人,还是爱你的人?”
少女怀春,满眼憧憬和期待。
“当然是嫁给一个我爱他,他也爱我的人。”正陷于热恋期的姑娘回答。
其他人点头。
“假如遇不到那个你爱他,他又爱你的人,怎么选?”
一阵沉默。
我说:“如果必须二者选其一,那就选爱我的那个人,因为他爱我,他会一直保护我,照顾我,处处为我着想,不会让我受伤害。”
另一个姑娘提出了不同意见,“我觉得还是选一个我爱的人,如果不爱他,我又怎能忍受每天跟他呆在一个屋檐下,看着他挖鼻屎,闻他的臭脚丫子味。”
最终,大家各持己见,讨论无疾而终。
选一个爱自己的人,也许终生,他对自己来说都是个陌生人,走不进对方的心,也伤了自己的心。
而选一个爱自己自己又不爱的人,何尝不让自己伤痕累累。
比如沈从文与张兆和。
初读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感觉张兆和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有了你,我相信这一生还会写的出许多更好的文章!对于这些文章我不觉得骄傲,因为等于全是你的。没有你,也就没有这些文章了。”
一个浪漫多才,一个美丽多姿,本是神仙眷侣,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婚姻,却是千疮百孔。
最初,沈从文到中国公学教书,认识了学生张兆和,从此开始对她展开一系列的追求攻势。但张兆和对他却无半点感觉,把他同其他追求者列为一起,编名“青蛙13号”。
沈从文一封封情书不断的送到张兆和手中,在张兆和的心中掀不起半点涟漪。
万般无奈之下,沈从文请当时的校长胡适说情,可是张兆和并没有屈服。胡适说“我知道沈从文顽固的爱着你”,张兆和回答“我顽固的不爱他”。
被明确拒绝,沈从文并没有放弃,他到青岛教书后,还是一如既往的给张兆和写情书。
后来,他又亲自到苏州登门拜访,张家人接受了他,后来张兆和也慢慢的接受了他。
从1928年相识,到1933年结婚,沈从文苦追了近5年,写了不知多少封情书。
婚后,两人也过过一段舒心的日子,只是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在柴米中两人的不合拍日显。
抗日战争爆发后,沈从文辗转南下到西南联大教书,张兆和却没有跟随。她的理由是孩子需要照顾离开北京多有不便,一家人都跟着沈从文会拖累他。
只是在战乱年代,一次相别也许就意味着永不再见,张兆和还是独自留下了,一个女人拖着两个小孩子,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不管沈从文如何请求,张兆和总是找理由回避与沈从文的团聚,沈从文曾抱怨说“你爱我,与其说爱我为人,不如说爱我写信。”
后来,沈从文回到北京,他患上抑郁症,到清华园养病,在这最需要照顾的时候,张兆和没有出现在他的身边。后来的几年时间里,两人都不曾住在一起,沈从文只是到张兆和那吃顿晚饭。
此后很多年,两个人仿佛陌生人,尽管沈从文还是爱着张兆和,张兆和却离他越来越远。
张兆和真正开始并愿意了解沈从文是在沈从文离去后,她为他整理书稿的时候。
她在《从文家书》后记中写道“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太晚了,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
而这样的理解,来自沈从文去世多年,如果他地下有知,该作何感想。
两个人都是聪明人,也都是好人,只是在有生之年,没有彼此让对方过的舒心。
沈从文曾说过“有幸碰到让你甘心做奴隶的女人,你也就不枉来这人世间走一遭。做奴隶算什么,就算是做牛做马,被五马分尸,大卸八块,你也是应该豁出去的。”
而张兆和也曾经说过“如果被爱者不爱这献上爱的人,而只因他爱的诚挚就勉强接受了他,这人为地,非有两心互应的永恒结合,不但不是幸福的设计,终会酿成更大的麻烦与苦恼。”
两个人都是对的,只是委屈了彼此。
选爱自己的人,或是自己爱的人,终究都会相互煎熬。
自己爱的人不爱自己,在这段婚姻里,爱的一方,只能使尽了浑身解数,希望从对方那里获得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赞许,一句甜言蜜语,甚至把自己低到尘埃里。
爱自己的人自己不爱,在这段婚姻中,不爱的一方,把对方当成了一种负担,处处想着逃避他,远离他,不能忍受他的哪怕一点点过失,对他万般挑剔。
两情相悦,是终极的美好。
如不能两全,也别固执的分成爱或者不爱,不爱的有可能慢慢相爱,相爱的也有可能慢慢不爱。
如非要做出选择,那就选彼此愿意相互理解的,至少不讨厌,至少能在琐碎的生活中保持同步。
愿意了解对方的想法,愿意与对方共同成长,即使没有爱的死去活来,那至少能够相携相助。
婚姻里,爱与不爱是一回事,彼此相处合不合适是另一回事。也许,合适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