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从推荐一本好书开启日记之旅!
“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往往擅长说教,而不是提问引导和倾听……我们看上去合理合情合理的说辞,精心给出的建议,其实是在企图用自己的意志去的孩子的想法。我们要知道孩子面对问题的时刻,都是他们在衡量,在解读生活的意义的时刻。他们将用自己的答案,来指引属于自己的人生。只有把思考的领地还给孩子,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他们才能启动自己的超级大脑,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体系,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语句句句击透人心!近年来也读过一些家庭教育的书籍,但能让自己沉浸其中流连忘返的还是这本《亲子沟通密码》。这本书里没有空洞枯燥的说教,没有刻意的“引经据典”;有的似是娓娓道来的故事,却蕴含着教育的真谛!有教育方法规律的点拔,更有落地拿来就能用的实操练习。
如第5章 读心:洞察需要将对抗变成合作 这一章的阅读让我再次感受到邹老师寓情于理娓娓道来的语言风格,而苗苗老师循循善诱逻辑清晰的领读加深了我对文本的理解,现在对《亲子沟通密码》这本书简直爱不释手,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一章里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老师在书中分享的:叛逆男孩因为被同学说妈妈做的包子不好吃,和同学打架最终被学校开除的案例。当老师一点点拨出孩子的“需要”:你希望同学能够尊重你妈妈,你很心疼妈妈,你也很希望融入同学当中……的时候,孩子最终哭了,那是被理解后表现出来的委屈。所以,只要我们能够充分看见并理解,我们就会收获单纯美好的孩子,而不是坏孩子。而现实中我们很多教育者(老师、父母)却未能看见孩子的需要,武断地处理孩子,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甚至影响了孩子的一生!想想有多少好孩子毁在我们这些貌似懂教育的教育者的手里,真有些不寒而栗!
还有书中邹老师通过4C模式来让孩子摆脱电子屏的控制的方法更是妙,整个4C过程遵循了:联结情感,首先找到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通过对话和互动找到双方的需要,强调共同愿景,发现孩子情绪反复的时候,缓解情绪,缩小策略和“需要”间的差距。最后一定要吧权利还给孩子,共同创建执行计划,不仅让孩子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同时他还是规则的监督者,而我们家长,只是助手而已。值得一提的助手三种神力:狮吼功、迅猛龙和冷静鬼,是我们可以引导自家孩子照搬的。每一个人,包括我们的孩子,都是鲜活自由的生命,他们不愿意被制约,被束缚,让孩子自己沿着满足需要的轨道,创建计划。那么这个计划才是他们对自己许下并愿意去遵守的承诺和行动准则。
这个方法对于当前家长们最头疼的孩子沉迷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难题来说应该是一剂良丹妙药!
不知不觉间,邹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第7章赋能:持续行动,让我们一起幸福一生。
可以说这一章是“亲子沟通故事”的高潮所在,也是升华所在!
存钱罐的秘密——当孩子拥有足够强的“我本来就很好”的信念,他才有可能拥有面对挫折的底气;当父母帮助孩子反复确认“我能行”,他才有可能持续向前不断释放自己的潜能;当父母鼓励孩子学会奉献学会真诚的感谢,他才可能创造快乐、幸福与希望,最终父母与孩子一起持续行动,彰显生命内在的荣光!
衷心感谢邹老师为我们带来这“亲子沟通密码”,让我们能逐步享受到无“沟”的亲密,幸福的成长!
最后希望这本《亲子沟通密码》能被千千万万的父母看到,他们的看见将幸福一代人,造福几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