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故错”激起的“争议”(教育叙事22)
-----仁山中学讲课的反思
文/李现风
2018年9月底的时候,在铜仁市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以及仁山中学的盛情邀请之下,我在仁山中学讲了一节公开课。在讲解这一节的公开课之前,我为了一个省级课题的阶段性小结活动,整整准备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活动结束之后,我接到了名师工作室的邀请到仁山中学讲一节公开课,当时我已经相当的疲惫,但工作室的盛情难却,更何况文件已下发,课还是要用心背用心讲的。我们同课异构的题目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在这一节课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能力提升这一环节,我有意设置了一组既有阶梯性又有易错点的练习题目,
第一题是: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80°,那么其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出答案:50°,50°。
第二题是: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80°,那么其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
孩子们非常兴奋又很得意地告诉我:80°,20°。
我用别样的眼神扫了一下所有的孩子们说,请看第三题: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那么其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
第三题刚刚一出来,孩子们就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甚至还有了那么一点小小的“争议”。
四组中有一个孩子A说:“老师,我认为应该是:50°,50°”。
我又非常和蔼可亲地问:“为什么呢?”
孩子A非常自信地回答:“因为题目中说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既然没有告诉我们80°到底是顶角还是底角,那么我就认为应该默认为是顶角”。
为了达到我预设这一道题目的效果,我开始假惺惺地点点头并且和稀泥地说:“嗯,我是比较赞成你的观点的,看来我俩的思路是一致的”。
这是我在备课的时候,专门提前预设的孩子们应该会产生“争议”的地方,所以在课件PPT上做答案的时候,提前把答案做成了一次只能展示一种情况。这个时候,为了表示对孩子A观点的支持,也为了迷惑其他的孩子们,我特意地把答案50°,50°展示了出来。
马上另一组的一个孩子B不干了,站起来说:“老师,我不赞成刚才的观点。”
我装腔作势地质疑:“真的吗?难道你甚至也怀疑老师的观点吗?”
孩子B理直气壮地说:“第三题的题目中只告诉我们‘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并没有说80°一定是底角或者一定是顶角,所以80°有可能是顶角也有可能是底角”。
四组的孩子C站起来振振有词地说:“既然没有说80°是底角还是顶角,那么我们组的A默认为顶角为什么不对呢?我认为默认为为顶角是正确的”。
孩子B组里的孩子D说:“既然题目中没有明确告诉我们80°是底角还是顶角,我比较支持我们组B的说法,分类讨论。”
……
课堂上孩子们在不断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组的一个孩子E站起来说:“结合大家刚才的讨论,我发表一下我的观点,这一道题既然没有告诉我们80°到底是顶角还是底角,我也比较赞成B、D的说法,认为应该分两种情况做讨论,当80°是顶角的时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为50°、50°,当80°是底角的时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为80°,20°。”
经过课堂上一番激烈的争论,大家终于同意B、D、E三个孩子的观点。
我一半装腔作势又另一半肯定地说;“经过大家激烈的“争论”,我现在终于明白了。目前我也比较赞同这三位同学的说法,本题应该分两种情况讨论,当80°是顶角的时候是一种情况,当80°是底角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种情况,所以应该有两个答案”。马上把另一个答案“或80°,20°”也展示出来了。
借着大家热烈讨论的氛围还没有消失,我马上又补充了第四道题目: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20°,那么其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
我悄悄地向所有的孩子们做了一个手势,意思是,别吭声,这道题让我来说,我故作明白地说:“按照大家刚才的思路,我想这一道题和刚才的题目是一样的,是不是也应该分两种情况讨论呢?”
我话音刚落,一个孩子一边点头一边拖口说出:“是的、是的”。马上又反悔说:“不对、不对。”
另一个孩子思考片刻说:“这一道题是一个角的度数是120°,而120°只能做一个三角形的顶角,而不能做底角。”
又有一个孩子恍然大悟地说:“我知道了,答案只有一种情况,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为30°、30°。”
我继续问:“为什么呢?明明看上去是同类型题啊!”
又一个孩子站起来理直气壮总结性地说:“通过第三题和这一道题的对比,我明白了,当这个角的度数是锐角的时候,分两种情况考虑,像第三题就属于这一种情况;当这个角的度数为钝角时,只有一种情况,因为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钝角,所以钝角只能做顶角而不能做底角,所以老师补充的这一道题只有一种情况。”
最后一个孩子马上抢着说:“所以老师刚刚补充的这一道题的答案只有一种情况,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为30°、30°”。
我们的课堂就在这样激烈的讨论中接近了尾声。下课了,孩子们挂着开心、自信的笑容,带着满满的收获,走出了课堂。
同行们对这一节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另一所学校的副校长直接邀请说:“什么时候也能到我们学校来讲一节这样的课”。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说:“有争论的课堂才是我们所需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达到碰撞孩子们思维火花的作用。”另一位老师说:“好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发出争议的课堂的声音了,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场所”。
讲完这一节课后,我也在孩子们的“争议”中沉浸了很久很久,反思和回忆了很长的时间。人们常说:“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 :“思维通常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 ,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 ,开始于矛盾 。”教学中的“故错”手法就是置疑、激疑 、制造矛盾达到引思的一种有效方式。在教师备课时,认真地挖掘本节课的易错点,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在恰当的时候教师巧妙地运用“故错法”,从而“一石激起千层浪”,利用“错”激趣启思 ,让孩子们在“错”中展开思维的翅膀 ,努力“上下而求索 ”,不但能引导学生经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积极思维过程 ,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加深理解知识 ,准确掌握知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