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未来课程想象力》
《雾里看花》这首歌中唱道:“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我觉得这首歌所流露的情绪,用来表达我们对当下课程改革的心态是最恰当不过的。课程,总让人觉得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如果教育有基本面,那一定是课程和课堂。课程一词真正成为中国教育的高频词,也就是最近这十几年的事。可以说,在中国基础教育的语境里,课程创造、课程理解成了教育改革绕不开的话题。围绕课程改革的文章多如牛毛,教育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学校也各显神通。身处一线的校长老师们,尽管被课程改革掀起的热浪裹挟着,左突右撞,甚至被折腾得晕头转向。但他们在谈及教育改革时,仍然觉得如果不在课程方面上说点什么、做点什么,似乎就落伍了。“课程,想说爱你不容易”,这恐怕是众多基层校长老师的普遍心理。
课程改革之路如何走?普通的学校、教师在课程创造方面有多大的自主权?有多少老师有能力创生课程?在应试模式不变的教育大背景下,课程创造之路能走多远?很多学校炮制了花样百出的课程种类,到底是为了谁?……说到课程,每个清醒的教育人在头脑中都会有太多太多的困惑、追问。
最近,我读到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未来课程想象力》一书,书中所散发出来的关于课程建设的理性光芒,似乎将多年来缭绕在我眼前的“课程迷雾”穿透了。
这本书谈不上是关于课程的经典之作,作者也不是如雷贯耳的教育名家,但其对课程现状的记录与剖析,对理想课程的描摹与展望,触点极为细腻与敏感。整本书没有经院式的理论体系、架势,作者也很少用难以理解的新词、金句来炫耀自己的博学,而是用近乎散文式的笔调,让人读得懂但又不失肤浅。我想,作者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成书风格,与其个人的经历有很大关系。我不认识作者徐莉本人,只是从她的讲述中捕捉到,她有20多年的从教经历,在香港、芬兰等地做过教育观察,她说自己是斜杠青年——教师/课程设计师/课程教练/专栏作者/记者/学习爱好者/阅读推广人/咨询师/培训师/策划师/公益导师......这样的经历、身份,让她懂得给老师们写书,就得站到教师的立场上来,不能用离一线教师太远的理论架势把老师们吓跑。
当然,作为一本课程方面的专业书籍,语言表达仅仅是它的“包装”,真正能够征服读者的是其语言背后所承载的信息价值,看其在多大程度上带给了读者关于课程建设的新视野、新策略、新启示。
在“寻找未来课程的暗示”主题里,作者介绍了香港、北欧以及国内课程创新的案例。作者用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介绍课程建设的域外风情和国内先行者的探索之路,其实是在告诉我们:“这些发生的和经验的,被人拣选出并予以强调的、传播的、推进的,暗示着我们的未来。”“所有的创新案例分享都在给教师压力。他们说,技术在更新,周围的人都在求变,都在改变,如果你不变,你就会落后 ,就会难以在未来生存。”
近几年,国内对美国、芬兰、丹麦等地的课程实施极为推崇。如何看待以芬兰为代表的北欧国家的课程模式?这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作者告诫我们,北欧模式本就是以学科整合闻名,并非我们想象和渴望的,用“废除”来“颠覆”,用“全面告别”分科教学来追求理想教育。我觉得芬兰的课程模式,与其人口少、高福利、低竞争的社会背景有着极高的关联度,任何脱离社会现实的教育变革都会以失败而告终。这世上从未有哪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一个完美教育的范本,我们只能在对照中检讨自己的得失,然后寻找自己的道路。“请拿自己的现实对比别人的现实,用自己的理想对比别人的理想。”
国内的北京十一、一土、华德福等课程改革的“超级”“超脱”学校,也是教育圈子热议的对象。我觉得,这些学校的课程样态基本上就是西方课程设置的翻版、变式。它们之所以能在中国教育的大背景里存活下来,是因为它们“并不拒斥公立学校被证实行之有效的老师专业发展路径和方法,不拒斥使用现有公立系统课程及教学资源,但会基于自己的价值判断主动拣送、重构。”有一个基本事实:这些学校都在坚持给予教师极大的课程自主权,鼓励教师个人“创作”。
在“探索教师执业新的可能”主题里,作者主要探讨了学校、教师这两个层面在课程建设方面的身份、责任、路径、范式等话题,启示读者:研发卓越课程,其实你也可以这么做。
如何建设好一所学校的课程系统?作者虽然没有用专门的章节介绍,但我们可以从她的叙述中,了解到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实用性探究范式:第一,追问课程建设的目的、价值,也就是课程背后的学校教育哲学。这是一个关于“为什么做”的问题,是课程的方向。第二,弄清楚从哪里入手,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可以从问题入手,也可以找到最想做的事,大胆尝试。第三,细化课程实施的策略,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在“怎么做”方面,可以参照作者介绍的学校课程整体优化的三条路径:其一,学校重建,即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对主体教材或各种资源进行取舍、优化、重组、补充,通过内容的选择、比对、整合,达到课程内容和结构的重组。我觉得这是课程实施的重头戏,如果一所学校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面都没有做好,何谈课程优化。其二,学科综合,在分科教学背景下,通过主题单元式教学体现课程的丰富性。当然主题式单元教学,可以是学科内的,也可以是跨学科的,还可以是跨年级的。我以为当下的学科综合,还是以学科内的为主,适度穿插跨学科、跨年级的。其三,自主设计,体现课程主体的多元和课程的开放性。作者建议,自主设计,除了教师之外,学生、家长及社区专业人士也能够卷入到课程设计中来。部分家长和社区专业人士把自己资源、人生阅历带入学校和课堂,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当然,课程的学校重建、学科综合、自主设计都应在学校课程的整体图景中去考量。这个整体图景就是学校的课程地图(也称之为课程图谱)。在课程地图框架内进行,就可以避免课程的随意性、盲目性。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书中分享的四川宜宾凉水井中学课程故事。这是一所面临着被撤并的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生源、师资、办学条件可想而知。持续十多年的生存危机,令这所学校从校长到教师,都在希望通过课堂变革让学校得以生存。经过多年的探索,他们的课堂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了教与学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学生用很长时间“做”和“表达”。老师工作重心前移了,他们课前的重要工作是在平台上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设计学习流程,编写作业单,小组合作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与学习都真实发生了。面对音乐、美术、体育等学校师资不足的实际,他们选择合班上课,依托“互+”项目让外校的优秀教师来上课。课程变革尤其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在这所濒临关闭的学校里做得风生水起,足以说明只要做起来,才会有精彩。
很多人极为关心普通老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地位与价值。我们也经常追问:教师是课程的消费者还是生产者?要不要还教师课程自主权?如果真的给教师赋权了,教师是否真有课程开发的意愿和能力?
本书的作者用自己的课程经历告诉一线老师,每个教师都可以成为卓越课程的生产者。她说,如果说情怀靠不住,良心一样也靠不住。一线教师在课程建设方面,完全可以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入手,像她所说的那样:“我的课堂是探究的、合作的、自主的、分享的、经验的、注重感受的、审美的、自由的、开放的、行走的、真实的……”通过学习内容重组、学习方式变革,把自己执教的那门学科让学生喜欢上,这是教师融入课程创造的“起步价”。然后,可以将自己的学科背景转化为自己的优势,跳出本学科的界限,在主题式学习、项目制学习等一系列活动中,让孩子们尝试运用所学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就如同作者所说的那样“把语文教没了”。
最后,我摘录一些作者关于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角色的观点,做三言两语的评说:
■课程设计的第一原则:提供更具开放性,有更多选择的课程。(开放性和选择性是衡量课程价值的重要标准,具有这两个特性的课程,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保存学生发展的各种可k能。高度约束、控制的课程是冰冷的。)
■从教学设计到课程设计究竟哪里丰富了?投入时间从一课时一学科到中长期计划,活动类型从调试教材到创造新活动和建构新课程经验, 参与人士从部分教师到全体教师、学生、家长、 社区人士,所涉范围从正式到非正式潜在课程。(从教学设计到课程设计是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过程,不只是新瓶装旧酒。)
■通过教师跨学科协作组的合作,将多个学科交叉重复部分的教学内容整合编排,将部分基于知识传授的教学转变为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让学生拥有更多、更充分、更完整的参与体验。(课程整合的重要任务就是把重复冗余的找出来合在一起,把因分科而分割开来的东西再聚合到一起。这件事谁可能完成?我想靠一两个教师单打独斗是不行的,是需要学校管理者站到前台来。)
■我想特别强调一下,不要过度妖魔化考试和评估。课程标准、考试和评估、技术更新是课程发展的三大动力。(这样的提醒很有必要。课程建设不是要与现有的体制课程唱对台戏,不是“废除”“颠覆”“重建”,而是在现有课程框架内,融入自己的创造,让课程供给、呈现让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同,我们得更多扮演基因修复的角色。)
■教师做课程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不同时段的学生状态,而不是像以前那种分科式的车轮大战。每个老师都精神抖擞地冲进教室,一心完成既定的教学设计,不准睡觉,不准玩东西,不准说话……老师累了学生肯定也累了,老师就别再折磨自己和学生了。(站在儿童立场或者让儿童站在学校中央,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而应该体现课程实施的每个细节上。)
■教师不是课程开发的唯一主体,比如部分有能力的家长,他们在自己的工作或者是在的人生中有所感悟、有所专长,也可以到学校里跟我们的孩子分享。(都说思路决定出路。课程开发要善于找到自己同盟军,课程的丰富性需要多方协同。)
■当教师试图用一个教学内容、一种教学方式、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去吸引全体同学的时候,他们面对多的挑战?(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学生的厌学根源有哪里?缘于重复昨天的故事,缘于所学不能激起学习者所需。)
■最艰难的功课不是提高自己教养的知识和技术,而是努力地去完成一个永远无法完成的任务,那就是理解儿童。(人,才是一切教育的目的。我以为儿童立场应该体现在看见儿童、理解儿童、追随儿童、发展儿童等维度上。)
■我盼望建立更多基于整个社会资源分享的资源平台,让更专业、更用心的人来做基于自由选择的教育,让课程私人定制成为日常——大众与课程规划设计师,或者学习顾问一起商量着开发课程、选择课程,从而完成自我教育和终身学习。(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未来课程图景。互联+教育正在深刻改变教育的场景,能者为师的时代真的不会太远了。)
朱永新先生说:“ 课程就是一条路,指向每一个生命。课程的起点处是人,是人的各种问题与可能性;终点处还是人,是人的幸福完整的实现。“对于中国教育的课程,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
身处一线的校长老师们,打开《未来课程想象力》这本书,你也许会看到关于课程建设的别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