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砰......”总编室里拍桌子的声音传来,今天已经第三次了。新晋编辑米果垂丧着脑袋从里面走出来。
老油条陈东转着椅子,腿一蹬就旋到她身边,搡了搡米果胳膊:“又被否了?”
“有趣!有趣!什么叫有趣?我这么一个有趣的人写出的东西在他那里狗屎都不如。”
米果一边说一边将手里的稿子撕地粉碎,砸进垃圾桶。里面躺着她上午刚扔进去的残骸,余温未散。
这一幕,是编辑部门常见的场景。主编像水火不侵的黑脸门神,挡住了所有不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新闻稿,从他们惜字如金的嘴角吐出来的,正是这抽象又深奥的“有趣”二字。
<2>
美国华尔街资深头版撰稿人威廉·E·布隆代尔说:“没有什么是比放弃阅读更容易的事了。”一句话道出现代人阅读习惯的真谛,也说出了一个写作者和媒体从业人不愿面对的残酷事实。
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一篇三千字以上的特稿,如果没有一个充斥着暴力、颜色或悬疑的导语,阅读量可能就会少一半;如果中间叙事结构分散、逻辑混乱、例证失真,阅读量可能再少一半;再加上结尾寡淡不能引人遐思,阅读量可能就是个位数了。
读者需要准确、新鲜、快速获取知识的信息,而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他们提供这样的信息,“有趣”是我们将读者注意力牢牢钉在长达3000字文本上最长效的方式。
现在我们每天每个人平均打开手机的次数是267次,我们从早晨起来从朋友圈看到今天天气如何,到晚上睡觉之前看看星云大师布道方法论,甚至杜蕾斯策划人老金曾经做过调查,“平均下来每天每个人会有100到200个品牌接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什么样的品牌才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就是有趣,也只有有趣。”
<3>
什么是有趣?
营销家们认为90后对“有趣”的定义是打破常规、设定潮流、独立意识、创造一切。摸清脾性,对准口味精准投放就能让消费者满足。
然而,对覆盖所有年龄层的读者来说,故事要有趣,对写作者的要求则要高得多。
美国华尔街资深头版撰稿人威廉·E·布隆代尔在《<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是《华尔街日报》的内部讲座,专门培训为《华尔街日报》头版提供特稿的记者们。
它告诉大家一件事情,就是如何用高质量的报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让这种注意力一直保持下去。
在我看来,“有趣”不是天生拥有幽默细胞人的专属,而是可以通过结构化练习后内化为自身的通用能力,其基本要求,就是始终站在人性的立场上结束枯燥的宣教,然后展开洞若观火的观察和记录。
<4>
在第一章,布隆代尔就告诉我们,获得好故事有两个渠道:一个是阅读,另一个是去采访“中间人”。而如何挖掘写作灵感,他则推荐“推断法”和“综合法”。
在根据现有材料进行推断的时候,记者应该问自己两个问题:
1、造成这个具体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可能很明显,也可能不明显,甚至可能被完全忽略。
2、这个原因是否具有普遍性?
在综合法中他则建议我们使用从成堆的零部件中组装出具有希望的故事构想,也就是找到不同信息源中的共性。
该如何处理已被报道过的故事——可能是我们大部分人会面对的素材问题。所谓“太阳之下无新事”就是这个道理。作者则建议我们从三个角度去寻找灵感:1、具体化;2、预测:故事发展——影响——反作用;3、改变角度。
找到好故事,不能将用完美的思路写出来,是白白糟蹋了优秀的故事的基因。构思一篇优秀的文章,书中从写作的范围、主题和特写的创作三个方面展开,尤其在范围这个章节,建议我们使用因果关系图来确认范围。“如果没有通过逻辑思维够了的这幅草图,大家一定会在这种复杂的迷宫里迷失方向。在多余的材料上浪费精力,事后才发现根本用不上。报道的东西越多,花费的时间越多,结果反而在重要的地方失去了报道的深度。”
而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预先计划好该报道哪些内容,该舍弃哪些内容,故事的周围没有围栏,很容易就跑偏了。这就与主题确认一样,我们要做的就是简明扼要地几句话把主题概括出来,然后放在最主要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
构思清楚了文章范围、结构,就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到底是什么元素让我们的文章吸引人。这里提到了三点:时间、范围和变化。时间和范围的概念比较容易理解,变化就需要我们从字里行间里去总结了。不过,作者不会让你去自己总结经验,而是直接用例证告诉你,为什么变化能够吸引人。
在变化的需求中,他告诉我们提供不同类型的信息源;提供不同类型的论据——数字三的神奇;动感:变换方式和变换不同场景;做到有自己的风格能够让文章不断地处于变化中,让读者在新鲜感和变动的情景轮番体验,注意力就会被牢牢锁住在文字间。比如提到:让他们的目光时而在抽象的信息上,时而在具体的信息上;时而在综合的信息上,时而在详细信息上;时而在宏观信息上,时而在微观信息上。
这样的动感,让读者欲罢不能。
<5>
实际上,这本书最精华的地方在于“如何让字与句抓住眼球”的内容,它融合了作者多年写作经验,从不断磕碰与跌倒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首先,文章要具体,就是用具体有力的词语,避免文章浮夸。一个讲故事的人要尽量使用精致的画笔,而不要使用模糊的海绵块。
其次,在写作时应该拥有双重身份。这两种身份交替发挥作用。第一种身份是充满灵性的艺术创作者,第二种身份就是毫不留情的批评家。
第三,一定要针对焦点进行描写,不要打乱读者阅读的节奏。比如说要精确想象:如果我们说“一顶黑色的卷边男毡帽”,这个帽子的形象已经非常清楚了,不需要再多语言描述。但是如果我们说帽子的主人是“慷慨”的,我们的焦点就模糊了。
会讲故事的人,一般会尽量避免使用抽象的词语。另外,与地方和事件相比,读者还是更喜欢人物,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地把反应人性特征的情节注入到对他的描写当中去。
第四,让对方敞开心扉接纳你的观点,不断反问自己,我和朋友俩天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吗?
第五、精心设计句子结构。追求文字的速度感,让火车头的结构句式——从句、连词用最小的空间传递最多的信息,有效带领读者通过故事的复杂地带;另外,重复和改变主谓宾的位置能够带来不一样的力量感;不断变化的结构和排比的句式,还能带给人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律,朗朗上口的阅读美感让我文章不再晦涩难懂的老学究。
除了以上提到的能够提升文章有趣的元素,作者还非常真诚的袒露了他如何组织材料、选择素材以及修改文章的技巧。每一个章节都是从实践中经历了反复磨砺总结出来的血泪史,不仅让我们可以按图索骥,还增加了优秀的华尔街特稿文章作为研究举例的对象,让我们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能够一睹优秀的华尔街日报特稿的风采。
鲁迅说过:惟有用前辈人所创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下一代,才能保证他们成为巴老所期待的“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
这本书就是写作者的进阶指南,虽不能保证每一个阅读之人都能写出锦绣文章,但却给了我们分辨文章好坏的火眼精金,读得优秀的作品多了,自己的水平也就水涨船高了。
写下这些内容,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