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湛若水致力于圣人之学,一直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到京师为官不久,翰林院编修、东莞人刘存业告知说:“你可曾听过最近京师有个叫王阳明的,他现在京师讲学,无人能与之辩论。”湛若水说:“这个王阳明是什么人,愿闻其详?”刘存业说:“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是浙江余姚人,比你年少几岁,不过早几年已经中了进士,现在是兵部主事。听闻他是百年难得一见之奇才,你想不想去会会他?”湛若水对王阳明很有兴趣,说:“好啊,请贤兄引见。”
与此同时,王阳明也听闻别人说,有个叫湛若水的人,是儒者的典范。
在刘存业的安排下,湛若水与王阳明会面了,仿佛命中注定,这是历史性的会面,两人一见定交。
湛若水对别人说:“若水泛观四方,未曾见过这样的人物。”后来,湛若水知道那次会面后,王阳明也对别人说了类似的话:“我观察士大夫群体三十年,未曾见过这样的人物。”王阳明年轻时信奉朱熹的思想,还曾经去“格竹”,其实就是对着竹子沉思,此后,他对“格物”一说一直感到困惑。在困惑中,天资极高的王阳明也主宋儒程颢的学说。
王阳明通过与湛若水的数次辩论交流,了解到心学,并受到湛若水“自得”之学的影响,认定了“向内”用功的方向。对于王阳明来说,湛若水正是可以给自己启示、指明方向的朋友。当时湛若水已经有“随处体认天理”这个学术宗旨,思想体系也较为完整,而王阳明虽然才华横溢聪明过人,不过还没找到自己的学术宗旨,因此,王阳明以湛若水为自己的榜样。他们相约共倡圣学,公开论学,一时名震京师。
二
有一天,湛、王二人私下会面,王阳明告诉湛若水要上疏救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当时,太监刘瑾权倾朝野,凡内外所进章奏,先具红揭投刘瑾,称作“红本”;然后上通政司,称作“白本”。
“什么?”湛若水大惊,他对刘瑾也是恨之入骨,只不过觉得时机还未到,不应该轻举妄动。湛若水压低声音说:“王兄,这样做不行啊,现在刘瑾权倾朝野,你这样做会危及自己。刘瑾多行不义必自毙,我们应该等待时机,到时打倒刘瑾还需要你的力量。”
“湛兄无需劝我,应该有人发声,让我做先行者吧。”王阳明说。
寒冷的十二月,王阳明因为上疏救戴铣而得罪了权宦刘瑾,被廷杖四十,贬谪到贵州龙场驿当驿丞。
第二年正月初一,王阳明出发去贵州龙场驿,湛若水前去相送。当时刘瑾弄权,不少人都刻意疏远落难的王阳明,湛若水对王阳明却是不离不弃,是真正的朋友。同行的还有崔子钟,不过这个人没什么记载。
湛若水很为王阳明感到惋惜,亦为好朋友的远去伤心,不过他很清楚当时的形势,觉得王阳明暂时离开京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是,湛若水担心刘瑾会不会派人在半路上加害王阳明。
想了一个晚上,湛若水作了《九章赠别》送给王阳明,不仅是对好友的鼓励及情谊,还是要暗示王阳明在路上要以山水保护自己,提防刘瑾的加害。
湛若水虽然嫉恶如仇,但不会以硬碰硬懂得等待时机,知道在某些时候应该保持沉默以保存自己。湛若水的性格无疑是圆熟的,这无疑是他能够在官场多年屹立不倒、历任高位的重要原因。一个哲学家的哲学往往同他的性格有关,一种哲学就是某个哲学家的生活精华。“随处体认天理”是学术宗旨,也是湛若水的生活、工作指导思想。
王阳明也以诗为答,诉说已经明白好友的建议。之后,王阳明一路上躲过刘瑾的暗杀,到了龙场驿后病倒了。在困境中,心情极差的王阳明干脆什么也不想,默然澄心。某天夜里,他忽然大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就是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王阳明大悟格物致知之旨,表明王阳明彻底与朱熹分道扬镳,继而成为一代宗师。
三
正德五年庚午(1510年)八月,刘瑾被诛,法度得以恢复。九月,湛若水作《秋怀三首寄王庐陵阳明子》,抒发自己不知到何时可以与挚友再会的心情。天从人愿,不久,王阳明复官。
同年十一月,王阳明入京与湛若水比邻而居,两人谈经论道,不亦乐乎,一些好学的官员也加入他们的小圈子。通过谈论,湛若水知道王阳明对《大学》的诚意、格致之道有所领悟,感到十分高兴。湛若水拉着王阳明的手说:“王兄因祸得福,足见天理昭昭。”
此时两人在学术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分歧。这期间,湛若水与王阳明进行了一次儒家思想与佛老思想之间关系的重大讨论。王阳明试探性地提出“佛老是圣之枝叶”,即认为二氏是圣学主干上旁出的一枝。湛若水直言反对佛老是枝叶的说法,认为三教的互相影响是一种文化现象,特别是佛教,产生的根源及目标与儒家完全不同。湛若水认为王阳明的说法否定了儒佛两者的分歧,他甚至敏感地预计,这种态度会使后学被佛家兼容。湛若水没有说出自己的担忧,只是也举例说,儒家与二氏实际上并不同根,槐树不可能旁出柳枝。
正德九年甲戌(1514年)春,湛若水途经安徽滁阳县,听闻好友王阳明在这里讲学,于是前去探望。把酒言欢,王阳明得知湛若水顺利完成出使安南的任务非常高兴。湛若水把去安南途中的一些事情和自己写的作品讲给王阳明听,王阳明也告诉湛若水自己的近况。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人夜论儒释之道。
他们的辩论还有“格物”之辩,王阳明把格物解释为正念头,致知解释致良知,湛若水则认为格物不应该局限于道德领域,而是有尊德性而道问学、经世致用探索世界的丰富内涵。笔者认为,“王湛格物之辩”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巅峰对决!
四
成就伟大的事业,需要有志同道合的拍档。王阳明和湛若水的友谊,有时代的大背景,也有个人的追求,种种因素结合,成就学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在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王湛学术思想产生分歧,他们多次论学,最后竟然成就“时天下言学者,不归王守仁,则归湛若水”的局面。不过,王阳明和湛若水的友情始终不变。明代心学,则在他们的多次辩论中走向精深,增加影响力。
王阳明与道友之间的情感是建立在共同追求成圣贤人格理想之上的,因而他们之间的友情是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也经得起超时空检验的。王阳明与湛若水在北京一见定交,共以倡明圣学为事。明嘉靖七年(1528年),王阳明平广西之乱结束后,十月,因病返乡前,专程往广东增城祀死于苗难的六世祖王纲。其后,又造访道友湛若水增城故里。
王阳明的《书泉翁壁》有“亦有兄弟好,念言思一寻”一句,可见王阳明对湛若水这位交谊二十余年“好兄弟”的感激之情。其诗最后四句,则表达了王阳明对这位“知音”不负初心、践行诺言的赞美。题壁后,王阳明意犹未尽,又题甘泉居一首:“我闻甘泉居,近连菊坡麓。十年劳梦思,今来快心目。徘徊欲移家,山南尚堪屋。渴饮甘泉泉,饥餐菊坡菊。行看罗浮云,此心聊复足。”其诗最后两句,则是王阳明对生前能实现平生愿望感到无比的欣慰。而此时湛若水正履职南京国子监祭酒,两位道友无法相见。有意思的是,王阳明这两首诗是其生前的绝笔诗,暗示了王阳明与湛若水生死之交的终结。次月,王阳明在返回家乡的路上,病逝于江西大余县青龙铺舟中。
湛若水在《王阳明墓志铭》中提到两人的互相评价:“守仁从宦三十年,未见此人。……若水泛观于四方,未见此人。”由此可见,王、湛之间的真挚友情源于对志同道合者的寻求、对“道”的体认。
两位心学大师一见定交,学问互相促进,友情至死不渝,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王阳明去世后,湛若水多次提起挚友,并力图纠正王门后学之偏,也证明了这一段友情超越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