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看完《拖延心理学》,之前饱尝拖延之害,现在慢慢的让自己进步,克服拖延。
之前曾看过一篇简友的拖延文章,主要是讲,时间管理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的心态。
没错就是我们的心态!
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这一种拖延症的心理成因。
小明(怎么又是我),在小的时候,倍受家长的关注和老师的亲赖,所以小明小时候就觉得自己身上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光环,这种光芒让小明自命不凡,从此小明为了这个光环在身上一直闪耀,小明逐渐在这种光芒下越来越趋向完美主义。
一次参加奥数竞赛的机会,老师委托给了小明,小明保证不辜负上级对他的信赖,于是小明投入到了,奥数的海洋不能自拔,这时问题来了,小明发现自予不凡的自己,在奥数面前尽然有点手足无措,小明开始慌了,怎么办?怎么办?
终于小明发现了,恐惧失败的理由——拖延!小明突然明白只要自己不开始做,一直拖着,等到考试结束后,就可以告诉自己告诉别人,不是我小明不强,是我没有做!我都没开始做,你们不能说我是失败者!
后来,小明学到了拖延这个大招后,只要遇到难题,难以克服的问题,小明就用拖延来对付。
小明一直告诉自己不该拖延,应该提前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可每到计划要实施时,要么拿着手机郁郁寡欢,要么在床上虚度光阴,小明也纳闷,我小时候这么聪明,怎么现在这么失败?
也许大家已经看明白,在我们众人的心里可能一直住着一个这样的小明,追求完美,追求成功,很少让自己面临失败,为了逃避失败,为了让自己在大家眼里那么完美,总用拖延来逃避自己,因为每次拖延都可以让我们觉得,其实我还是完美的,其实我还是那个成功的人。我不会失败,我只是拖延而已。
其实,我们面对拖延应该用一种最平合的心态,我们不能一次就克服,我们得拉长战线和他对抗,拖延没有那么让人恐惧,我们一定得明白我们第一次学会拖延的时候,我们是怎么思考和理解的,跳出那个错误的思维模式,承认自己不完美,承认自己会失败,一次成败决定不了什么。
书中介绍了克服一个拖延的方法,就是时间规划,不过有个特点,对于拖延癌特别重的人来讲,可以把每次工作时间细化到15分钟,甚至更短,每次结束后一定量的休息或者小奖励都可以,尽量少对对自己惩罚,比如我要是不能完成作业,我就不能吃饭。做奖励的话,可以更加偏向于食物方面,因为人类先天就对食物缺乏抵抗力。记录自己的拖延,分析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不断得坚持和努力,不要因为失败就妥协。在做好规划后,第一步是最重要的,比如我们起床时,可以多给自己一点点暗示,在床上翻圈或者起身啊,久而久之,一点点的暗示就可以让你起到效果。最后,古话讲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我们最后即将完成任务的时候越要明确心态,多一点点的坚持,在自己的时间规划内,尽可能得不要被打断。
最后,推荐大家去看原著,《拖延心理学》,里面会介绍更多的心理成因和方法。那在拖延的这条路上,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