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也是一门学问
今日在阅读《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一书时对于里面所提到的关于听课的一些观点,很有感触仿佛就是在叙述我们现在所处环境的样子,李政涛老师对于听课的一句总结就是:“听得时候很激动,听完很平静,回去很麻木,一动也不动。”这句话恰好诠释了现在很多老师听课的状态。很多时候我们的听课也只是在完成上级给我们定下的任务,所以有时候我时常设想如果学校不组织听课,也不要求老师听课次数。这样的话还有老师会参加听课教研吗,就算有我想也是极少数的。
在我们的听课中有很多都是流于形式,对自己的教学毫无用处,只是完成了学校给予的任务。而李老师对于听课提出了“三个一”我很赞同我也将尝试着去努力践行。李老师将这个三个一定义为听课的一种制度,学期末将检查这三个一的落实。而李政涛老师将这三个一又分为校内和校外。这里先谈谈我对老师所提到的校内三个一的形式的一点感悟。
一、 至少发现上课老师的一个亮点
关于这里的亮点并不是说要说一些好听的话,而是提出这个亮点是我们所不具备的。在平日中的听课教研中我们也听到很多老师在评课的时候,都会说什么教学结构严谨等一类词的话。说句不好听的话都是上过公开课的,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还需要提出来吗,我认为是完全没必要的。既然大家参加评课听课最主要的还是想促进教学,如果都去拍彩虹屁,那这种教研有什么意义。对自己的教学丝毫没有帮助。
我认为李老师所讲的一个亮点应该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我们没有做过或没有做好的一个亮点,而不是去评价别人的上课流程,像这些师生互动什么的我们都能够做到,所以算不得是什么亮点。这个也是要自己在听课的过程中认真分析认真对比后才能发现的,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有些老师可还没听完,就已经写好了课堂反馈。这个很明显就是走了一个过程。与自己的成长是没有作用的,如果真的要找到有用的点,这个点一定是自己在认真听课后总结出来的。
二、 指出一个缺点
这个缺点其实是分老师的,一般来说新教师的缺点一定比老教师的多。就算提到一些缺点也是写的不痛不痒的东西,对于老师的课堂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前几年我们学校取消了当面评课,利用评课表的形式对上课的老师打分。但是从打分的数据来看通常老教师的分数都偏高。我也认真对比过评价表上面的得分标准,倘若真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的话就没有几个老师的课合格了,但是碍于面子还是得打个合格给他。今年觉得这种制度又有些不妥,于是用改用了集体评课。但是在所有新老师上完汇报课了,在轮到老教师上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对于老教师的课却没有一个老师评课。这明显是不对的,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也许其他老师都和我一样的想法。就算是评了也是毫无用处的,所以现在对于自己学校组内的评课我都没有发言过,倒是在外面听课还说上几句。
所有老师都感觉好像提出一两条缺点就是对老师的不认可,这个观点我想是不正确的,知不足而后勇。我时常告诫学生失败了说明你还有上升的空间,所以对上课老师提出一两点不足其实是对他的帮助,反而言之越是厉害的老师你能提出问题来,说明你的水平越高。一般的优秀的老师的课都是接近完美的,如果能被自己发现不足,说明你的水平还比上课老师高一点,就像小说中说的:只有高手才能看出别人的强弱,能力太低的人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听课我们要修炼的如何提出针对性的问题。真正做到有所悟有所思,才能显示你听懂了。
三、 提出一条建议 ·
一般到这一步都是专家型的老师了,提出建议的前提是自己要比上课老师的专业水平更好。我们常说:没有亲身体验就没有发言权,特别是在我们教学之中尤其重要,也有很多老师听完课对该上课的老师评头论足,如果你也上过那么你是有发言的权利的,就是有些老师都不知道这堂课讲什么,也能对其夸夸其谈,这是可悲的。以前我见过一位数学老师评价一堂语文课,如果你上过我到不觉得什么,但是这个学科都不一样了,难到说你的语文见解还比专业老师的强,当然这里也不乏有一些比较牛的老师,也许会强一点。但是从大体上来看还是专业老师强一点。
所以在这个提出上建议一定要慎重,如果没有对比没有参照怎么去提建议。提的对还好,倘若说错了了,那尴尬的只会是自己,像这种事也不是没有过。很多老师在评课的时候还停留在自己学习那会儿,将自己小时候接触的教育和现在进行对比,结果出丑的就是自己,特别是语文知识点上很多都进行了改革进行了优化,前段时间不是因为“云生不知处”这句诗中的“生”还是“深”这个字产生了分歧吗,教学在进步,课本也在跟着进步更新。所以在提出建议的前提下要具备几个条件,一是要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建树、二是对于现在的课改要有一定的研究。第三个方面就是要对当时教育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也就是要结合当时课堂的学情去分析。所以要提出合理的建议也是需要修炼的。
只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进行评课,听课也是一项需要学习的技能,所以如果开展了听课教研一定要像李老师说的一样做到“三个一”——至少发现老师的一个亮点、指出一个缺点、提出一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