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 B. A. 苏霍姆林斯基
【第八次谈话】怎样做学年总结
教师的脑力劳动和学生的脑力劳动相一致。教育的技巧在于,要使学生的作业形式能反映出他们的思维过程,使得教师能够凭学生行为的外在表现判断他们是怎样思考的,遇到了哪些困难……如果教师要等到上课结束后才能了解学生哪些地方弄懂了,哪些没懂,那么他的工作就是盲目的。
不应当过分追求教学的直观性。不要对儿童早已知道的东西进行直观教学——这会阻碍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如果教师要对学生讲关于猫的知识,那么即使他拿一只活猫到课堂上来,也不会使儿童对猫有更多的了解;他得想一想怎么给学生讲一点关于猫的全新的知识。
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并不靠什么专门的教学方式,而是首先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性质。目标明确、思想专注——这才是注意力的主要源泉。应当尽量使思维上的用心和意志的努力统一起来。
在低年级,特别是在一年级,儿童会由于注意力集中而迅速感觉疲劳。不要让儿童的大脑长时间的处于紧张状态,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设计出这样一些作业,使儿童做这些作业就等于是在休息。
由于记忆负担过重而感觉疲劳——这是智力衰退的原因之一。必须特别细心的对待记忆力这样娇嫩而精细的东西。有一些思想和词组是特别难记的。无论如何不应当叫儿童去硬记,以免他们过度疲劳。当刚刚发现这种疲劳的征兆时,你需要设法改变方式,让儿童进行一种不需要有意识记忆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