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推行必备条件:一、要有改造现有生活的意愿,二、观课议课理念的理解和认同,三、对相应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思考和批判。
目前只具备一,观课议课的理念理解不透彻,大多还停留在字面意思,形式层面,有待听老师的课进一步参悟。可以对方法和技术进行思考,批判成分减少。
《道德经》说:“弱者,道之用。”“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读这一段不太明白意思,通过百度查到意义如下:最高明的统治者,人民只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人民尊重称赞他。再次一等的,人民畏惧他。更次一等的,人民轻视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信服。统治者悠闲自在不随意发号施令,等到事情办成功了,百姓都会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翻译完意思之后,仍然不能明白这段话在这里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难道是告诉我们说,要做最高明的统治者,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存在,正是因为我们的存在促进了他的思考,让他得到了成长,并且这种成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不为人知的事顺水推舟行的成长?
观课议课时,我们要使用询问,价值澄清等柔性方法从评课的“提供思想”转向促进反思展开教育想象促进思想。参与者不要想着自己是专家,而是应有学习者的姿态,倾听理解成就他人的成长,我觉得在议课的时候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习惯于为其他人提供我们自己关于某个问题的思想而不去关注怎么样去用反问的方式引起别人的思考,促进别人说出自己的思考,从而促进别人思想的发展。
观课议课的首要条件是授课,教师愿意让观课教师“在”也就是授课教师愿意让观课教师进入他的教室。事实上这一点是相当重要,而且是有一定难度的。老师们处于各种因素的考虑,是不愿意让其他老师进入自己的课堂的,所以让老师能够理解让其他教师进入课堂的重要性非常必要。陈老师在这里提出了“同”这个概念并给出了具体的解释。“同”在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实践立场和处境的同也就是说观课教师要理解授课教师,理解其实践活动的限制性条件,所做出的取舍和不得已,移情换位,将心比心的给予授课教师同情和支持。第二层意思是观课议课教师还要有观察研究学生学习的同。也就是说,以改善和促进学生学习为目标的同。
这一段里,其中提到了一个案例,我也想到了三个案例。第一个案例呢,是有一次我去听王婷婷老师的课,受王婷婷老师邀请去听王婷婷老师的课。在进入教室的时候,一位学生主动邀请我坐在他身边,并请求我帮忙。那节课,我也参与学习中,为学生翻译他读不懂的词汇,和学生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那个学生回答问题一直很积极,下课后她对我表示感谢。他说这节课他听得最明白,我也能够感受到他的快乐。
作为班主任,我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经常在班里听课,也经常帮助学生听课,学生很喜欢我的存在,我也喜欢请家长们走进教室坐在孩子身边观察孩子学习,并及时给予帮助。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实验,我发现真正的坐在孩子身边观察孩子学习,你才能够发现他们在课堂上哪里出现了问题,哪里需要帮助,而且这样的帮助是非常有效果。在家长们出现的时候,我的课堂就会变得很轻松,因为我知道孩子们的问题会得到家长们及时的帮助。所以邀请家长听课成为我们班的一个亮点也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家长们也总是积极参与。
网课期间,我经常陪儿子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完成了身份的转变,我不再是以家长的身份做在孩子身边监督他学习,而是和他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听课,他偶尔有不懂的地方,我们也会一起研究,后来他就总是主动邀请我听课,在桌子旁边放一个椅子,让我坐在那里陪他听课,我能感受到他的开心和成就感。陪着他学习,我也觉得是一段特别美好的时光,甚至有时候会感谢网课让我有机会和他一起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我想如果这些美妙的感觉和这样美好的经历观课议课的老师都曾经经历过的话,那么打开教室的门,打开老师的心门,应该不是难事。关键是如何走出这个第一步呢?我想应该是有一个观课议课理念理解和认可的老师首先打开自己教室的门,并且准备好接受大家评课带来的一些不好的感觉,然后当他有机会走入其他老师的教室,用他的听课的状态来让更多的老师看到,慢慢地老师们就能接受这样一种方式。这也是我在上个学期学校里推行的教研活动当中所感悟到的。当时我们的老师并不愿意打开自己的教室的门。但是当他们中的一位老师感受到我们将一个团队进入他的教室,是帮助他的学生听课是有益于他的教学的,那么他就乐意让我们去走进他们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