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感悟(二)

今天是培训的第二天。

教研员们的分享内容不同,各有千秋。陈艳枝老师现身说法,以自己前后不同的教学设计阐释了教学中出现的效率不高的原因。如教学偏离学科本位,思品课好像语文课;偏离学生本位,评课时只谈教师怎么样而没有说学生怎么样;偏离学段目标,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阅读目标没有变化;偏离教材主旨,没有弄清楚教材要我们告诉学生什么。总之,我们教师要“眼中有学生,心中有课标,脑中有教材,胸中有方法”。

张树华老师就如何进行教研做了透彻明了的分析,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教研要“准、真、专”的具体要求。

延晋妮老师以自己的成长为例,形象生动地讲诉了一个教师在备课中的几个阶段。从刚参加工作的无意识备课到后来的浅意识备课,再到思考后的迁移式备课,最后是研发式备课,让人不住点头的同时,更是对号入座——自己到底属于哪一个阶段呢。也许,我们真的还停留在“裁剪粘贴”吧。

崔阿妮老师热情似火,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解读了怎么做优秀的老师。那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教研活动,不问名利,只管前行。当你做好准备,幸运之门就会为你打开,王平老师和司艳平老师就是最好的例子。

听听他们的分享,看看他们的成长,真的离不开能说和会写两点,所以,我要从小事做起,关注教学中的点滴变化,勤于记录,做教育的有心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